金昌民俗文化:探寻千年历史 领略多彩魅力
  • 时间:2024-03-14
  • 点击:0
  •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金昌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具有独特文化价值。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金昌市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是金昌市宝贵的文化遗产。

金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口头传承、技艺传承、民俗活动传承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传承于境内,为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

“卍”字灯俗

永昌县“卍”字灯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明朝时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卍”字灯通常由数十个或数百个灯组成,形状各异,色彩斑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灯的形状通常为“卍”字形,寓意吉祥如意、幸福美满。

永昌县“卍”字灯是金昌市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也是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历史和文化记忆。每年春节期间,永昌“卍”字灯都会在当地举行盛大的表演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卍”字灯俗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金昌地区唯一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唱贤孝

唱贤孝是城乡群众爱听的一种连唱带说的传统曲艺,也叫盲人说唱。起源于明清时期的民间祭祀活动。它以唱诵贤孝故事为主要内容,配以民间器乐演奏和舞蹈表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唱贤孝的表演者通常由一人或数人组成,他们身着古装服饰,手持各种道具,如鼓、锣、钹等乐器,边唱边舞,以表达对贤孝故事的理解和诠释。表演过程中,他们还会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故事情节,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唱贤孝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它以唱诵贤孝故事为主要内容,配以民间器乐演奏和舞蹈表演,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社火

社火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永昌社火是永昌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人民群众对民间社火进行改革创新的一项成果。

永昌社火的形式多样,包括高抬、高跷、旱船、舞狮、舞龙、打花棍等。其中,高抬是社火表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四至六层组成,每层由若干个表演者组成一组,表演者们通过各种技巧和动作展示出不同的主题和故事情节。高跷则是另一种常见的社火表演形式,表演者们踩着高跷行走和表演,展现出各种舞蹈和武术动作。

木偶戏

木偶戏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风格的木偶戏形式。它起源于明代,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已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木偶戏的表演形式包括木偶制作、表演技巧和音乐伴奏等多个方面。木偶的制作采用当地特产的木材,经过精心雕刻和彩绘,呈现出栩栩如生的形象。表演时,艺人通过操纵木偶,配合音乐和唱腔,呈现出各种生动有趣的情节。

永昌木偶戏的音乐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戏曲音乐和地方民歌的特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木偶戏的唱腔和表演技巧也独具特色,艺人通过灵活的操纵和丰富的面部表情,将木偶表演得栩栩如生,深受观众喜爱。

永昌念卷

永昌宝卷俗称“念卷”,是甘肃省民间文学的一个重要支派,是从敦煌变文演变而来的说唱文学,内容以佛教、历史和民间神话为主,旨在劝人为善,教人育德。

永昌宝卷的唱词结构形式是“七字句”,音乐曲调以“宫调式”为主,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唱腔与说白交替使用,说唱性强。它以说唱形式叙述故事,内容多涉及民间传说、历史人物、佛教故事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永昌宝卷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还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信仰观念、审美情趣等,也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文/谢爱仁 马德成 石丕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