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10-17
- 点击:0
- 来源:中国甘肃网
炳灵寺石窟位于黄河深处的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作为唐蕃古道、羌中道、丝绸之路等多条要道,以及大夏河、洮河、黄河等多条重要水系的交汇之处,炳灵寺石窟艺术糅合了多种地域文化。炳灵寺石窟最早称为唐述窟,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
镶嵌在黄河北岸积石山大寺沟西侧峭壁上的炳灵寺石窟,开凿于西晋初年间(公元3世纪),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先后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各代。如今,它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佛教石窟之一。
炳灵寺石窟中存留的西秦、北魏、隋唐时期的造像及壁画和元明时期的壁画尤具价值,是研究早期汉传佛教艺术、唐蕃交流、藏传佛教各派历史的重要遗存。与麦积山石窟一样,2014年炳灵寺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石窟上下四层,分布在大寺沟两侧的红砂岩上,洞窟层层叠叠,栈道曲折盘旋而上。窟龛造像凿于大寺沟右侧峭壁上,长2公里,高低错落,幢盖纵横,濒临黄河,气势庄严。
炳灵寺石窟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现存大小窟龛216个,各类造像800余尊,分石雕、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种,壁画约900平方米。炳灵寺最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画艺术,与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甘肃三大石窟。
一尊尊佛、菩萨、弟子、天王的造像组合,栩栩如生地陈列在摩崖佛龛上。从含情脉脉的北魏秀骨清像到端庄敦厚的北周造像,再到绚丽多彩的隋唐之美,千百年来,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持续释放温暖能量,抚慰人心。
171窟最为引人注目。这尊佛像高达27米,雄浑庄严,气势磅礴。大佛表情庄严,嘴唇厚实,上半身依山而雕,下半身泥塑,它的左手残缺,右手自然下垂在膝盖上。
126窟,原建于北魏延昌二年,平面方形,高坛基,穹窿顶,四壁层叠有致分布着石雕像115尊。藏传佛教传入后对该窟壁画全部进行了重绘,现存壁画为藏传佛教题材。
134窟,半圆形穹窿顶窟,北周作品。正中高坛基上木胎泥塑一佛两胁侍菩萨,两侧各一跏趺坐佛一立佛。窟内壁画为唐代重绘。
64龛造像建于仪风三年(公元678年),唐代作品。头束高髻,蛾眉凤眼,面型圆润,衣纹流畅,身段婀娜多姿,静态中极富有动感。造像虽有毁损,但艺术风格犹存,为炳灵寺造像的精品。
16窟泥塑卧佛,为释迦牟尼涅槃像,其态端详自若,睡意浓浓。佛身长8.64米,建成于公元512-515年的北魏延昌时期,是我国现存的北魏时期的唯一卧佛。
70窟,唐代开凿,明代重塑、重绘。窟内正中木胎泥塑八臂十一面观音像,各面竖式排列,上下五层,是明代藏传佛教的典型作品。
这些精美的壁画和石刻,细腻入微,色彩斑斓,走进石窟,仿佛将你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艺术殿堂;炳灵寺石窟集西秦佛教艺术和题材于一处,与其他石窟相比,具有多个石窟之最和艺术特征。
8窟南、西、北壁分别表现众弟子与菩萨熙熙攘攘相拥而行,男女供养人依次低首恭敬绕行。画面通过对不同人物姿态、神情的细节描绘,惟妙惟肖地展现了众人在法会上起伏微妙的心理特征。
169窟是西秦时代的壁画,虽已经历了1600余年的历史沧桑,但仍保持着鲜艳如初的色泽。画面上的佛结跏趺坐于俯莲座上,双手曲臂上扬做说法状,头光及背光外有象征形的菩提树枝叶,俯莲台下绘圈状翻转的水波。佛两侧绘二菩萨拱手向佛侧立,右菩萨后上方又绘两身袒上身的飞天,手持供物,飘带飞扬,身躯呈“U”型迎佛飞舞。
169窟有一块白底上用毛笔墨写的题记,这是中国现存石窟中有明确纪年的最早造像题记,比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最早题记还要早100多年,曾在20世纪石窟考古中引起巨大轰动。题记的发现不仅为研究炳灵寺石窟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对全国其他石窟的断代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些佛像壁画,见证了炳灵寺石窟的千年风雨。来到炳灵寺石窟,你不仅能感受到佛教艺术的瑰丽多彩,还能领略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的美景与文化宝藏等待着你的探索与发现!(文/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屈杰文 图/侯奇志 部分图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