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关金城关
  • 时间:2025-01-09
  • 点击:0
  • 来源:甘肃日报

金城关文化风情区位于兰州市黄河以北,东邻白塔山公园,西至金山寺、金城关遗址。沿着这条路一直向西,会依次看到金城关博物馆群,有中国秦腔博物馆、兰州非遗陈列馆、兰州彩陶馆、黄河铁桥馆等,一点一滴地再现了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和旧时兰州。

金城关文化博览园,也称金城关。在一些游客眼里,金城关不过是一处有众多仿古建筑的游览观光地,其背后波澜壮阔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金城关,源于西汉武帝时在今西固黄河岸设置的金城津,是当时兰州的四大要津(即渡口)之一。取名金城津和后来的金城关,是由于汉武帝时设立了金城县,而黄河兰州段因此称为金城河,所以设立的津、关以金城为名,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唐时期,纵马扬鞭霍去病,出使西域张骞,出塞和亲王昭君,历经劫难唐三藏,都是经金城津渡河西去。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北宋军队在兰州打败西夏的进攻后,在今天金城关址正式修筑了金城关城楼,并在关城东侧架设浮桥,以通青海。明清两代,金城关屡毁屡修,成为“茶马互市”和茶叶贸易通道上的重要关城,“倚岩百丈峙雄关,西域咽喉在此间”。其兵防、交通、商贸地位更加重要。历经千年变迁的金城关,于1942年因修路而被拆除。2002年,兰州市政府决定在金城关原址上建设大规模的文化风情仿古建筑群,经过五年时间,建成的金城关仿古建筑群为这一带平添了无限生机和别样景致。

秦腔博物馆

秦腔馆是一个地方戏曲专业博物馆。本馆由序厅、演员篇、班社篇、音乐篇、剧目篇、舞美篇和观演篇七个展厅组成。本馆展品主要包括清代秦腔曲谱、秦腔脸谱、秦腔剧本、秦腔表演戏服和演出道具以及许多颇具代表性的秦腔展品。馆内的秦腔服装种类繁多,每一件服装都是匠心独运的艺术品,它们在秦腔表演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五彩斑斓、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坐落于兰州金城关文化博览园,为仿古式明清建筑风格样式。

让非遗文化“活”起来,是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的一大特色,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活态”展示,让前来参观的观众,尤其是老年观众回想起很多兰州的历史记忆。在序厅和展示厅,采用微缩景观模型、实物展示等形式,集中展示了兰州极具代表性的一批非遗项目,如兰州太平鼓、黄河水车、兰州鼓子、永登高高跷等;三楼的兰州老街,真实地再现了明清时期古金城“茶马互市”兴盛一时的商业景象,街头摊贩、民间工匠、茶楼酒肆、皮货杂铺等都包容其中。

彩陶馆

彩陶馆由序厅、展示厅、体验厅三部分组成,利用声、光、电相结合的高科技数字化技术手段,通过彩陶文化展览、先民生活场景复原、多媒体模拟制陶过程等方式,集中呈现兰州地区出土各时期、各种类型的彩陶。使参观者能对彩陶文化,特别是马家窑文化获取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文化体验馆

文化体验馆展示了兰州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包括兰州太平鼓、黄河水车、兰州鼓子、永登高高跷、微缩古建模型、兰州四合院、兰州剪纸、兰州刻葫芦等非遗实物、资料和代表作2000多件。该馆由舞剧体验区、旅游景点体验区等十个展示区组成,最大的特色在于陈展内容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以互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市民可以亲身体验兰州的各种特色景观与主要的文化产品、活动。

黄河桥梁博物馆

兰州黄河桥梁博物馆通过桥梁微缩景观模型、历史场景复原、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向访客展示了黄河桥梁的历史脉络和发展历程。展馆以《九曲飞虹》为题,分为《天堑通衢》和《天下黄河第一桥》两个部分,全面展示了黄河桥梁的基本概貌以及兰州黄河铁桥历经百年的沧桑历史。博物馆通过珍贵实物、微缩景观模型、历史场景复原等多种手段,充分展示了兰州黄河铁桥栉沐风雨、历经沧桑,却仍巍然屹立的壮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