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2023年前三季度甘肃省经济形势分析 及全年预测
  • 时间:2024-04-07
  • 点击:0
  • 来源:甘肃省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室

2023年以来,全省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安排部署,推动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大力实施“四强”行动,做深做细“五量”文章,全力以赴抓经济、千方百计促发展,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全省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效速兼具的良好态势。

一、2023年甘肃省经济运行分析

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8635.4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一产业增加值1256.5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894.9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4484亿元,增长6.9%。

 

图1  2021—2023年前三季度GDP及增速

(一)农业强省建设稳步推进

粮食生产安全根基不断巩固。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50万亩以上,夏粮喜获丰收,储备粮食超过国家核定规模。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意见》(甘政办发〔2023〕52号),2023年筹集中央和省级资金46.2亿元,计划建成高标准农田359万亩,加大撂荒地整治,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3.3亿元,实施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等工程,稳定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特色产业规模效益稳步提升。围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开展优势特色产业省级抓点示范行动,打造一批标志性的放心菜园、精品果园、道地药园和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形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1325个,获批创建苹果、马铃薯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全国第一,高原夏菜产量居全国第一,马铃薯、苹果产量和牛、羊存栏量居全国前列。前三季度,全省蔬菜产量1648万吨,同比增长7.4%;瓜果类产量401.1万吨,增长10%;猪牛羊禽肉产量111.8万吨,同比增长11.5%。2023年全省农业特色产业增加值有望达5700亿元。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科技支撑等项目的实施,突出新优品种筛选、减肥减药、节水节地、省工省力、可控化智能化生产等关键领域,加快推进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控、农艺农机融合等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新建戈壁设施农业,打造经济作物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制种业发展势头良好,预计全年玉米制种、蔬菜及其他制种面积均呈两位数增长,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农业农村部机械化生产玉米品种创制重点实验室、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农业农村部种子加工技术装备重点实验室等6家企业获批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单位。

(二)“强工业”行动扎实推进

规上工业平稳增长。强工业行动有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速比全国高3.5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增长4.8%,制造业增长9.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行业大类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大幅增长7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品业分别增长19.3%、8%、10.1%。重点产品中,精炼铜、铅、电解铝产量增长超过20%,原煤、原油产量分别增长10.5%、7.4%。在甘央企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3%左右,是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排头兵”。积极打造新材料、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前三季度规上工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4%、9.6%。工业发展后劲增强。前三季度,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6%,增速位居全国第三位,工业用电872.38亿千瓦时,占72.35%,同比增长8.6%。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 97.1%。巩固拓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效,全面实施省属企业创建一流企业行动,前三季度省属企业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增长11.5%、5.7%。坚持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招商引资产业项目615项,签约总金额3244.4亿元。产业链链长制深度推进。深入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促进全产业链发展。制定产业基础再造、产业安全等政策措施,稳步推进供应链“B计划”。传统产业做实“改旧”,加大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产业改造力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实“培育”,加大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培育力度。研究谋划未来产业上做实“增创”,全方位谋划发展同位素、凹凸棒、无线电、核产业、电子信息、电池、硅铁、氢能、储能、数字等产业。打造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数字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相关融合产业等6个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煤炭高效利用、医疗装备和新型建材等5个百亿级制造业产业集聚区。

 

图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三)服务业持续加快恢复

主要服务业全面恢复。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均呈两位数增长,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大幅增长22.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11.9%、12.3%,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6.9 %、6.2%。1—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53.4亿元,同比增长16.4%。交通运输业增势良好。9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为56.13%,较上月回升3.69个百分点,业务总量、新订单、库存周转次数、设备利用率、从业人员等分项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前三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3%,铁路、公路、航空客货运增势明显,铁路客运量、公路客运量、航空旅客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2倍、43.9%和1.2倍,铁路货运量、公路货运量、航空货邮吞吐量分别增长14.2%、2.7%和13.4%。文化旅游业强劲恢复。大力开展旅游推广活动,甘肃旅游火出圈,机场车站人流井喷,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前三季度,全省共接待游客3.03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10亿元,同比增长161%和234.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0.3%和89%。

(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项目投资跑出加速度。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7%,增速比全国高3.6个百分点。项目投资增长14.%,成为稳投资拉动增长的关键引擎。287个省列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1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到80.2%。全省共实施新建、续建省外招商引资项目3961个,到位资金4938.86亿元,同比增长50.74%。截至2023年9月底,集中签约的276个央地合作项目已开工218个,开工率78.99%,其中投产64个,累计完成投资2206.38亿元。工业投资支撑有力。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增速达33.6%,高出全国水平24.6个百分点,持续高位增长,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1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11%,采矿业投资增长124.2%,电力、热力、煤气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39.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1.6%,全年全省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共1296项,123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1-9月完成投资1326.2亿元,投资进度完成率81.7%。计划实施“三化”改造项目300项,29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54.1亿元。产业和地区之间投资呈分化趋势。从产业分析,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3.8%,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分别下降8.6%、3%,民间投资持续下滑4.1%。从投资领域分析,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3%。从中央和地方投资分析,中央投资增长44.9%,地方投资增长3.7%。从各市州分析,临夏州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4%,武威市、金昌市投资增长高于20%,定西市、嘉峪关市、陇南市、酒泉市、庆阳市投资增速均在10%以上,甘南州、张掖市投资分别小幅增长2.7%、5.5%,天水市、平凉市投资分别下降5.6%、4.8%。

 

图3  月度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五)消费市场加速回暖

城乡消费加快修复。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5.2亿元,同比增长9.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64.6亿元,增长9.1%,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0.6亿元,增长9.7%,高于全国2.7百分点。线下服务恢复叠加基数回落等因素推动消费复苏加快,但消费整体仍然处是弱复苏。接触性和网络消费同步加速反弹。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54.3%,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30.7%,限额以上批零住餐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34.3亿元,同比增长29.1%。商品零售全面恢复。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029.4亿元,同比增长10%。大多数商品消费增速反弹,汽车、金银珠宝、家具类等耐用升级类消费品分别增长11.2%、18.4%和8.3%。饮料、烟酒、服装、化妆品类等易耗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3.5%、17.2%、17.1%和6.2%。

图4  月度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六)财政金融和物价总体平稳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7.6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税收收入517.4亿元,增长24.3%,非税收入230.2亿元,下降8.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88亿元,同比增长5.4%。11类民生支出2714亿元,增长6.7%。金融存贷平稳运行。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298.8亿元,同比增长5.8%;各项贷款余额27407.7亿元,增长7.8%。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前三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4%,衣着价格上涨0.2%,居住价格下降0.4%,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持平,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4%,医疗保健价格上涨2.8%,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4%。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环比上涨0.1%。

(七)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前三季度,11类民生支出271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1%,86家县级医院重症救治能力提升项目、20万名城乡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已经完成。1万公里村组通硬化路项目开工率100%、完工率86%,生态及地质灾害搬迁已入住27903户,完成计划的69.8%。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组织开展“援企稳岗·服务千企行动”,推动各类优惠政策直达企业,加强与山东省、天津市对接合作,持续推动乡村就业工厂转型升级和规范管理,全省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累计达到2583个,共吸纳就业9.91万人。大力实施“订单式”“嵌入式”“项目制”培训,截至9月底,全省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8万人次,完成年度培训任务的95%。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7.45万人,同比增长1.3%,完成年度任务的85.8%。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23.1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99.7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多渠道拓展居民收入来源,前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9.2%、3.9%、5.4%和6.5%。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3元,同比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26元,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56元,增长7.9%。

(八)发展动能动能不断增强

科技创新更加活跃。强科技行动扎实推进,新获批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14个,建成甘肃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争取国家自然科技基金立项704个,经费4.2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全省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409.8亿元,同比增长80.9%。新能源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前三季度,全省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4530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比重达58%,占比跃升至全国第2位,预计年内新能装机规模将超过5000万千瓦。陇电入鲁工程顺利推进,陇电入浙工程年内具备核准条件。6个抽水蓄能项目核准开工,数量排名全国第3,总装机规模870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215万千瓦,排名全国第四。配套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完成投资近300亿元,初步形成了风电、光伏、储能产业链。市场活力不断激发释放。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化“标准地”和信用承诺制改革,前三季度,全省新增经营主体25万户、同比增长10.2%,其中新增企业6.9万户、增长16.5%。新增个体工商户17.83万户,同比增长6.91%,全省个体工商户累计达157.15万户。积极开展“自转个”“个转企”,截至9月底,全省完成“自转个”17.8万户、实施“个转企”6371户。加强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入库,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7户,累计达462户。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新入库企业377户,增加值同比增长1.9倍。外贸出口较快增长。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发展等政策举措,组织企业参加国际专业展会,兰州、白银、酒泉等12家企业实现自营出口“零”突破。前三季度,全省出口总值93.1亿元,增长5.3%,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14.3亿元、增长21.2%。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82.8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74%。

二、面临的挑战和制约因素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压力较大。今年以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回落态势,增速从1-4月份的13.8%逐月下降,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7%,较增速高点下降7.6个百分点,下滑至预测值10%以内。其中房地产投资下降14.3%,导致民间投资下降4.1%;按隶属关系分析,地方投资乏力,缓慢增长3.7%。项目投资中,农林牧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文化体育娱乐业、呈负增长,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速分别缓慢增长0.3%、4.8%。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今年以来,随着推动房地产健康发展力度持续加大,虽然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转正增长,但受市场预期走弱和去库存压力,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处于负增长,降幅由1-2月份的-4.9%持续扩大至前三季度的-14.3%。房地产企业拿地意愿不强,部分土地出让金大幅下降,加之财政刚性支出强、偿债压力大,财政运行处于紧平衡、难平衡的状态。工业运行压力较大。价格下跌挤压企业利润,尤其煤炭工业、石化工业、建材工业利润分别大幅下降13.4%、47.7%、44.9%,尽管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有所反弹,降幅收窄,但仍处于-1.7%的下降趋势,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3.7亿元,同比下降22.5%,低于全国10.8个百分点。经营主体对市场恢复信心不足,一些工业企业和招商引资项目投资进度放缓。成本价格倒挂叠加企业市场预期整体走弱,直接导致全省主要工业企业原材料进口断崖式下降,外贸进出口总额不及预期,前三季度全省进出口总值382.4亿元,同比下降12.2%,进口总值289.3亿元,大幅下降16.6%。就业难度有所增大。市场主体信心不足,吸纳就业能力明显下降。房地产市场持续低位运行,以建筑业为主的农民工就业岗位持续锐减。外需动力下降,叠加企业降本增效“机器换人”,东南沿海企业、工厂企业的用工需求不断收缩,全省500多万城乡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空间收窄,就业总量压力较大。产业结构持续调整,新能源及其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现代化工等重点领域专业技术人才供给不足,同时面临科技领军人才、“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短缺和人才持续流失的困境。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足。企业研发平台不足、创新精神也不强,对技术创新成果需求疲软,积极寻求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动力较弱。同时科技创新成果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匮乏、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速度与规模。新技术的创新,缺乏时间、资本、政策以及产业链支持,新技术落地难。科技创新成果与产业融合程度较低,科技创新成果很难有效率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综合分析,初步预计2023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1.2万亿元,经济增速在6.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000亿元以上、增速9%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00亿元,全年CPI保持在1%左右。

 

三、2023年经济运行环境分析

(一)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呈现走弱态势

总体来看,自从疫情以来,世界经济从下行压力当中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复苏进程缓慢且不均衡。紧缩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愈发明显,大多数国家的财政空间变得狭窄,融资成本上升,金融风险加大,债务负担严重。地缘政治冲突不断,俄乌冲突、巴以战争导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叠加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显著加剧,全球经济碎片化有增无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9%,相比7月的预测下调了0.1个百分点。经合组织(OECD)预测2024年经济增长疲软、通胀持续,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从2.9%下调至2.7%。世界银行基于大国矛盾加剧、全球供应链和能源危机,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至3.1%。

(二)我国经济在全面刺激政策下稳定向好

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各机构普遍预测,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在5.2%以上,经济增速仍将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力。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重要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蕴含着巨大发展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不再是“旁观者”“局外人”,而是深处其中的“参与者”“并跑者”,在有的领域甚至是“领跑者”。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生产供给稳步回升,有效需求较快增长,物价水平逐步企稳,市场信心不断改善,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为2024年扩需求、强实体、防风险、保民生奠定了坚实基础。近期增发国债、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积极化解地方债务、优化房地产发展模式、加大免税降费力度、金融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效果将逐渐显现,有力促进我国2024年经济发展加快恢复、企稳向好。

(三)甘肃省正处在爬坡过坎赶超进位的关键阶段

“一带一路”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新型城镇化等战略机遇叠加并深入实施,全省综合实力整体跃升,产业动能持续增强,基础支撑不断强化,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美丽甘肃展现新貌,民生福祉改善增进,全省上下正在加快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文旅资源优势、地理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等拓展释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如今的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方位和特征、基础和条件、氛围和态势已经发生明显变化,追赶进位是各族干部群众最迫切的愿望,新一届省委省政府牢牢扭住发展第一要务,锚定目标、矢志奋斗,立志在实现赶超进位上展示新作为。当下,甘肃全省上下开展“三抓三促”行动,推动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前景广阔。

综合预测,2024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1.3万亿元,经济增速在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500亿元左右、增速8%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00亿元,全年CPI保持在3%左右。

四、主要对策建议

(一)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1、优化提升政务环境

坚持以数字政府建设为主攻点,加快“甘快办”品牌打造,持续擦亮“甘心服务”名片,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最多跑一趟”向“一次不用跑”转变,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以加快推进登记注册智能审批系统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一窗通办”,推动企业开办实现由2.5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化水平。大力推行“多规合一+区域评估”“用地清单制”“多段式联合验收”等举措,精简“办理建筑许可”流程,实现由90个工作日缩短至60个工作日。深化“陇税雷锋”全员帮办服务机制,年纳税时间力争压减到80个小时以内,留抵退税平均审核时间压减到2个工作日以内。加强政府采购信息化和“政采贷”平台建设,切实提升政府采购便利化和招标投标便利化水平。

2、强化攻坚法治环境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查逐利性执法行为,严打损害企业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防止粗暴执法、选择性执法,树牢法治思维。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增强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新官要理旧账,有承诺就要兑现,健全涉企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机制,以诚信换取企业主体的信心。畅通中小投资者权利救济渠道,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提升执行合同效能,推动执行合同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到97%以上。进一步完善“监察+仲裁+司法”劳资纠纷预警服务联动机制,重点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保障新兴领域就业主体权益,提高劳动力市场服务和监管水平。

3、着力提升要素保障服务

加快实施金融供给扩大、产业金融发展、服务质效提升、融资渠道拓宽“四大工程”,推动金融机构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突出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发更多信用贷款、轻资产抵押、贸易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在保障电力要素上突破攻坚,持续推动用电报装提速,推进供电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多措并举推动工业用电成本不高于周边省市,在降低工业用电成本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增强全省在西北地区工业发展的竞争力。推动水气报装系统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深度融合,大力推行市政报装“一站式”服务。

(二)积极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1、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以重大项目建设带动有效投资,加快在建项目提速、储备项目开工、签约项目落地、投产项目达效,切实用好新增“一万亿国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开工建设G1816乌玛高速兰州过境段(九州北至兰州南)、S35景礼高速景泰至靖远段,兰州南二环柳泉至河口段等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平庆铁路、兰张三四线武张段;加快建设兰合、西成、天陇铁路等续建项目,争取兰张三四线中武段完工;争取定西至平凉铁路早日获批实施;协调推进兰州铁路枢纽优化提质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全面竣工。力争白龙江引水工程尽早获批并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引哈济党工程前期工作;积极配合国家开展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黑山峡河段开发等重大水利工程前期论证工作。提前储备和谋划2024年专项债项目,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2、持续优化投资环境

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继续发挥“项目集中开工”“标准地改革”“区域评估”“协同推进”“四优先”等机制作用,优先支持基础设施领域、规划内和前期工作成熟的项目,着力破解要素保障问题。充分运用“甘肃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等大数据手段,将“三个清单”、专项债券、中央投资等项目全部纳入调度范围,实行“周调度、月调度、季通报”制度,实时监控项目进展,形成项目闭环管理。紧盯基础设施等“大块头”领域,靠实“铁公基”、水利、能源、信息等行业投资任务。加快推动落实民间投资新政策举措,进一步优化民间投资环境、增强民间投资意愿、提升民间投资活力;不断扩大外商投资范围,加大外商投资支持力度。

3、加快恢复并扩大消费

统筹推动消费提质扩容,开展商旅文体融合,加快餐饮企业数字化赋能,鼓励发展智慧商店,积极发展特色街区、特色商圈和夜间经济,培育消费升级载体。大力实施消费帮扶,培育一批消费帮扶示范企业和社会组织。推动大型综合生活超市进驻乡镇、中心村,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持续推进“放心消费在陇原”示范创建活动,打造全国一流的消费环境。加大以稳市场主体为重点的结构性政策调整,改善消费预期,防止教育、医疗、养老等高端服务性消费外流。进一步放大甘肃省文化旅游消费优势,深度挖掘甘川陕毗邻地区文旅环线战略联盟发展潜力,不断创新旅游消费新模式新产品,加大向东向南宣传推介力度,吸引省外游客来甘休闲娱乐、研学体验,同时加大省内区域间互动游。

(三)不断深化产业融合发展新境界

1、积极推动跨区域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跨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是发挥比较优势互补耦合功能,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依据甘肃省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充分发挥不同区域比较优势、产业基础、政策环境等差异性,增强不同区域经济联系,促进省内跨区域创新活动、产业分工和产业协同,优化甘肃省“一核三带”区域产业分工、强化产业协同发展。同时,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紧抓黄河战略、城市群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机遇,推动甘肃省与“一带一路”沿线、沿黄省份以及重点城市群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省内、省外跨区域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2、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渗透融合

围绕甘肃省亟需做大做强的特色优势产业,明确产业融合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推动大数据、生物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向甘肃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的渗透融合,不断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效能,促进形成产业新业态。将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作为产业基础的重要抓手,以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落实“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梳理确定重点单位,实施融合机制构建,着力向各市(州)及各重点产业领域拓展延伸,形成省、市联动的协同发展局面。

3、推动甘肃省重点产业链融合发展

围绕甘肃省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积极推动金融、法律、管理、培训、研发、设计、客户服务、技术创新等现代服务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延伸和渗透,不断推动和培育新型工业产业体系。同时,推动现代生产要素向第一产业的渗透,依靠甘肃省农业资源,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集中并优化配置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形成优势农产品,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经营体系。

(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1、加力发展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

持续扩大河西特大型新能源基地规模,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光电基地建设,推动河西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向亿万千瓦级迈进,通过规模化开发降低土地、基建、运维成本;多建快建抽水蓄能绿色“超级充电宝”,为实现新能源大规模安全可靠替代提供有力支撑。加快终端用能清洁替代,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推广再电气化,开展多技术路线示范,重点推动绿电制氢,提升电力外送和就地消纳能力,打造清洁能源生产和利用强省。规划设立若干新能源上下游产业聚集区,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引入大型风机、光伏光热设备等装备制造项目,延长产业链条;立足国内,放眼全球,积极布局电化学储能等上游产业,在锂、镍、铜等关键矿产资源产业中寻求新的突破。

2、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着力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和甘肃“上云用数赋智”行动,积极承接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地区需后台加工、存储备份类等非实时算力需求服务,推进AI+关键领域算法突破升级,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推广效应的算法产品,争取在“5G+”“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取得新突破,强化配套数字产业化基础设施。重点围绕新基建、数字经济招引或布局一批相关硬件制造企业、软件技术开发企业、大数据应用企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建设进程,打造千亿级数字智能产业链。充分发挥全省算力、人才优势,开展算力技术攻关和创新,推进各超算集群资源共联共享,形成高效的算力调度匹配、发放、运行保障能力。

3、加快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优化道地药材种植布局,扩大抗疫中草药种植面积,打造道地药材优势产区,确保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建立中药材收储制度,提升中药材仓储能力,支持定西、陇南、甘南等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中药材仓储物流基地,进一步扩大“南药北藏”集散地影响力。打造中药加工产业集群,引进一批中药龙头加工企业,培育一批中药企业集团,培植一批中药骨干企业,打造一批集供应链、产品链、创新链于一体的企业航母。提升省内中医药领域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产品开发能力,依托甘肃中医药大学组建陇药产业创新研究院,解决我省中医药产业领域新产品研发、中试和产业化等瓶颈问题。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加强全省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建设,系统挖掘和传承我省人文始祖伏羲、医祖岐伯、针灸鼻祖皇甫谧、敦煌医学、武威汉代医简等中医药文化精华,强化中医名方制剂及传承技术开发,收集筛选和开发利用名中医经验处方、主要传承人的经验处方、民间中医药验方、秘方、技法。

(五)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1、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健全“链长制”科技支撑服务体系,靶向产业链上下游重点环节技术瓶颈,扶持“链主”企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一户一档”成长档案,全面实施“一户一策”精准服务,积极引导甘肃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聚焦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攻克一批产业化工程化关键技术。

2、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加快推进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等创新园区建设,加强区域内创新资源配置和产业发展统筹。持续加大对兰州大学、中科院兰州分院、中央在甘单位等科研机构的资源投入,增强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和服务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积极打造一批创新项目,在高校、科技园区等集聚高端要素,选取不同市(州)建设符合地方优势产业发展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建立高度集中的创新协调中心和创新连接点,突出技术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推进军民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共享,促进科研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3、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

加大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政策的宣传执行力度,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对做出重大贡献人才、引进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开展特殊人才评价。建立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挂钩的科研人员评价体系,使科研人员在成果转化中有获得感。在科技成果评比、绩效激励机制改革、人才服务保障改善等方面向一线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倾斜,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入分配机制。

(六)巩固提升人才要素支撑

1、稳定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

持续支持战略性科技人才担纲领衔重大科技任务,强化创新平台人才吸附功能,通过强平台优项目聚集高层次人才。优化科技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实施更加精准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支持政策,构建梯次衔接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全链条人才成长机制。定向支持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技术攻关。

2、拓宽引才聚才渠道

深化与中国科学院、大型科研院所等科技“国家队”的合作,组建创新主体联合攻关,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支持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企业等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交流合作项目,柔性引进产业急需科技人才。搭建国际人才合作交流平台,高质量开展外国人才和专家工作。支持高校院所设立流动岗位,通过国际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制度,加大国内外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对引进的高端人才及团队,实行“一事一议”,给予多方位的配套政策支持。

3、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完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改进人才评价方式,开展科技人才分类评价试点,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和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强化用人单位人才评价主体地位,落实人才职称评审政策。开展省属高校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落实和完善科研人员工资分配激励政策,积极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实施技能人才激励政策,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复合型科技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