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2023年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展望
  • 时间:2024-04-07
  • 点击:0
  • 来源:甘肃省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室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延宕反复的疫情冲击,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为稳住全省经济大盘发挥了关键作用。2023年,全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发挥好投资拉动作用,保持合理投资力度。

一、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2022年,国家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和接续政策有力有效,全省克服了多重不利因素影响,精准施策,打出了扩大有效投资“组合拳”,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抢抓投资政策叠加历史机遇,紧盯国家投资方向和我省投资需求的契合点和发力点,谋划储备重大项目,全力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强化衔接汇报力度,最大限度争取国家支持。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月度增速持续保持在10%以上,且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5.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9%;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7.0%,制造业投资增长4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77.3%。

 

图1  2020—2022年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月度累计增速图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主要特点

1.系列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

一是建立了主要领导高位推动,省级领导包抓协调,“三个清单”一体推进,实施项目建设月调度、季考核等成体系的工作机制。二是出台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涉及十一方面53条,其中关于稳投资和招商引资政策涉及12条,进一步明确了投资的重点领域和方向。三是加快投资体制改革,聚焦体制机制创新,改善投资环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推行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改革,实施“政策+技术”协同推进项目审批“一网通办”“掌上办”“信用备案证”分级分类监管等措施,加快推广“标准地”模。四是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农村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及后期管护。

2.重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

2022年,持续加大分类调度力度,不断提升要素保障水平,积极化解项目推进难题,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工程建成投运,年度投资任务全面完成。2022年全省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15.9%。234个省列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648亿元,增长29%,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119%,较2021年提高9个百分点。其中,80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开工率95%,较2021年提高5个百分点,累计完成投资983亿元,较2021年增长55%,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128%,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138个续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44亿元,较2021年增长16%,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114%,较2021年提高2个百分点。16个预备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95%。分市州看,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全部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庆阳市完成投资额340亿元,居市州首位。中卫至兰州铁路(甘肃段)、平凉至绵阳国家高速公路(G8513)武都至九寨沟建设项目、引洮供水二期骨干工程、庆阳油气产能建设项目、酒泉经开区东旭硅碳产业园项目、兰州生物所新建多糖蛋白结合疫苗车间项目、甘肃省妇女儿童医疗综合体项目等37个项目整体或部分建成投运。分领域看,能源领域项目完成投资990亿元,交通物流领域项目完成投资907亿元,产业转型升级及科技创新领域项目完成投资360亿元,3个领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占全省的85%。

3.工业投资强劲增长

2022年,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蓄力待发,增速达到57.0%,较上年提高16.2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制造业投资增速达到46.9%,较上年提高31.4个百分点。采矿业投资增速达到1.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速达到77.3%,增速较上年有所回落。分地区看,14个市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全部实现正增长。从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来看,全省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共1036项,总投资3486亿元,计划投资716亿元,完成投资748亿元。其中,纳入工业和信息化厅监测的产业链项目、“三化”改造项目、生态产业项目投资和建设均在稳步推进。分行业来看,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装备制造、信息等7个重点产业链项目334项,总投资1927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330亿元、完成投资343亿元;“三化”改造项目库共有项目270项,总投资806亿元,2022年计划投资166亿、完成投资175.3亿元;生态产业项目库共有项目370项,总投资2232亿元,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420亿元、完成投资418.5亿元。

4.交通运输投资“强引擎”作用显著

用好“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等国家重大政策,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交通运输重点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2022年交通运输投资额顺利首次突破千亿元。截止11月,累计完成投资1018.6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公路水路累计完成933.6亿元,同比增长8.3%;民航机场累计完成85.0亿元,同比增长16.9%。

5.审核备项目投资稳定增长

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相继实施,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投资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1-12月全省审核备项目投资额呈上涨态势,项目数呈下降态势。投资三大板块中,基建投资增速高位有降,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投资增速降幅缩小。新基建投资增长显著,同比增长193.49%。在国标行业中有15个行业投资正增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速超过100%,达到105.51%;4个国标行业投资增长下降。在市州项目投资中,酒泉市、定西市、兰州市投资额占比较大,7个市州投资增速为正,嘉峪关市、定西市投资增速超过100%,7个市州投资增速为负,白银市投资仍是降幅最大。全省拟建投资项目平均转化率为53.51%,较1-11月提高0.47个百分点;平均事项办理率92.16%,较1-11月上升0.35个百分点;平均事项办结率86.57%,较1-11月提高5.02个百分点。

(二)当前投资领域需要关注的问题

1.产业投资信心还不足

随着经济“三重压力”不断增大,工业、服务业领域投资面临较多制约。一是投资回报不足抑制工业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2022年以来,原油、金属等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全省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3.5%,上涨幅度较大。受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凸显以及市场需求持续疲弱等影响,工业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投资扩产更趋谨慎,二是疫情反复导致部分服务企业投资预期不稳。服务企业经营活动多次遭受本土疫情多点散发冲击,特别是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文化旅游业等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企业客流量明显减少、营业收入大幅下降,在房屋、场地租金以及员工工资等刚性开支约束下,企业运转艰难、投资乏力。

2.房地产开发投资企稳难度增大

我省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信用和信心双重修复过程,房地产开发投资下行态势短期难以改善。一是开发主体资金紧张导致投资能力下降。受开发企业融资尚未实质性改善,以及销售回款深度下滑等影响,房企资金面仍较紧张,对房地产开发投资能力制约较大,二是需求疲软制约企业投资信心。经济下行、疫情冲击导致居民就业质量下降、增收困难,购房能力和意愿均有所减弱。虽然国家及省上围绕提振房地产市场需求出台了系列政策,但目前尚未对需求端形成明显激励,2022年以来,我省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持续负增长且呈现降幅加深走势,不利于房企投资信心恢复。2022年我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9%。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3.9%。

3.部分要素保障困难较大

一是项目审批等要素影响推进。部分项目的土地指标、林地指标、节能审查未批复等要素制约项目建设。二是大规模项目建设与土地供应有限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由于土地指标有限,重点项目整体用地还存在较大缺口,难以满足项目建设用地需求。二是部分项目建设资金依然不足。因为市场不景气、缺乏抵押担保、前期工作达不到银行贷款要求等原因,资金落实还有一定难度。

4.民间投资增长低迷

受交通、能源、电信、市政工程等领域进入壁垒以及融资困难等因素制约,促投资系列政策对国有类投资、民间投资产生着非对称性影响,民间投资受益程度较弱,增速明显偏低。2022年民间投资增速从2021年的16.1%下降至6.0%。

二、2023年投资运行环境分析及预测

(一)国内稳投资积极因素增多

随着稳经济大盘系列政策发力见效以及疫情防控措施更加科学精准,我国经济将延续恢复态势,支撑投资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多。经济逐步恢复助力市场信心修复。我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持续巩固,主要指标呈现改善趋势,市场信心将获得一定修复,有助于增强投资内生动力。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力稳投资。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将强化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对基建投资的保障作用,继续落实税费退减缓免、稳岗扩岗等支持政策,提振市场主体投资信心。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制造业设备更新改造专项贷款等将有力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区域合作深化激发投资活力。我国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RCEP深入实施、持续推进加入CPTPP和DEPA等,将极大促进我国与相关国家扩大经贸投资合作。国内更加注重发挥城市群都市圈的协同作用,加快形成区域间要素流动、发展动力传导通道,跨区域投资合作将更趋紧密。有效投资空间不断拓展。我国将持续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一批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将提前启动并发力优结构、稳增长。但我国稳投资仍面临国际投资形势复杂变化以及国内需求收缩、实体经济信心不足、地方政府财力减弱等不利影响。

(二)我省投资增长仍有潜力

我省将着力推动国家稳经济大盘系列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把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政策发力重点,市场投资信心有望得到修复和提振,投资对稳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将不断增强。基建投资继续发挥托底作用。在专项债发行提速扩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支持下,重大项目策划储备、开工建设进度将明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新基建、新能源等领域将获重点支持,并将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将有力带动相关补短板投资放量。产业投资更加聚焦转型升级。同时,随着专项再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逐步落地,制造业领域企业技改及设备更新改造等方面的投资推进力度将明显加强。吸引内外资水平逐步提高。省委省政府及各部门制定的优惠政策涉及六个方面10条“高含金量”政策,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但招商引资竞争加剧、市场主体预期不稳等仍将制约全市投资稳定运行。

(三)2023年甘肃投资预测

展望2023年,扩大有效投资仍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在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以及各项重大战略加快实施带动下,我省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社会民生等领域重大项目提速增效,将推动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稳步恢复态势,预计2023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9%左右。其中,得益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以及专项债等持续支持,基建投资将提速放量;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以及新兴产业投资加快带动下,工业投资将保持平稳增长;房地产市场疲弱态势难见明显改善,房地产开发投资仍将保持低位运行。

三、主要对策建议

(一)狠抓项目建设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围绕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适度超前谋划新型基础设施和网络型基础设施项目,建立上下对应的项目库,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一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兰张三四线武威至张掖段、G6京藏高速尹家庄至河口段扩容改造等项目进度,加快推进既有运营政府收费还贷高速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加快普通国省道建设。二是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加大白龙江引水、引哈济党、黄河甘肃段河道防洪治理等重大水利工程推进力度。加快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淤地坝建设、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水利工程。三是加快推进生态环保项目。加快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面推进黄河干流生态廊道贯通、泾河、祖厉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项目。实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示范项目,加大绿色矿山建设力度。四是推进实施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天水、平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程,高质量推进榆中、敦煌国家级县城补短板示范建设。

(二)扩大民间投资

持续改善民营经济特别是民间投资的发展环境,在资源配置上要体现公平,同时进一步改善政府服务的水平。要降低政府投资、国企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政府投资更多倾向于公益性、战略性、长远性、公共服务性的投资领域,而对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和政府可以出让特许经营权的投资领域,要多向民间投资开放,降低准入门槛。对于风险高、利润水平也高的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一些风口产业,要鼓励民间投资更多进入。要增加制度供给,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其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让民营企业在投资领域、创新领域的活力进一步焕发。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围绕“延链”“补链”“强链”目标,强化组织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广泛参与、协同配合、各尽其责”的招商组织网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招商格局,召开领导小组成员联席会议,分析形势,统筹研究解决招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主动解决项目落实和建设中涉及本部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一对一”“保姆式”项目服务机制。健全督促检查机制,继续实行项目落地“月跟进、季通报、半年督查、年度考核”工作制度,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加富有活力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简化注销登记程序,深入推进区域评估、标准地出让、信用承诺制等改革,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能力和标准化,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和“跨省通办”能力。推广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保障中小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