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 时间:2011-08-03
  • 点击:2188
  • 来源:

甘政办发〔2011〕180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甘肃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八月三日

 

 

甘肃省“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

前 言

  防震减灾是社会性、基础性公益事业,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期间,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是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实施《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国办发〔2006〕96号),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全国、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我省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

  甘肃省是我国地震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地震活动具有分布广、强度大、震源浅、致灾重的特点,在建设工业强省、文化大省、生态文明省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区的进程中,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编制防震减灾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更好地贯彻“预防为主,防御与救灾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明确今后一个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工作任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甘政发〔2011〕21号)、《甘肃省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甘发改规划〔2006〕644号)、《中国地震局“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震财发〔2011〕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以及《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甘政发〔2010〕35号)等规范性文件,充分考虑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青海玉树7.1级大地震的警示启示,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本规划是引领我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统筹安排防震减灾重大项目和投资,指导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展本行政区域内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防震减灾现状分析

  一、地震环境

  我省地处青藏块体东北缘,著名的南北地震带和河西走廊祁连山地震带基本贯通全省,地震活动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震害重是防震减灾工作的主要环境特征。全省4/5以上的面积、13个市州政府所在城市和79个县城位于地震烈度Ⅶ度(0.1g、0.15g)以上的高烈度区,其中兰州、天水、白银、武都等为Ⅷ度(0.2g、0.3g)以上地区,是全国罕见的地震高烈度省份。

  有历史记载以来,我省曾发生8级地震4次,7级地震15次,6级地震40次,死亡人数累计超过50万。根据对中国大陆强震活动环境以及历史地震的对比分析与研究结果,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仍将处于地震活跃期,地震活动的主体将在西部地区。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2006—2020年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就有我省的“祁连山西段地区”和“甘青交界至甘东南地区”,涉及13个市州、50个县市区。在最近几年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危险区中,我省甘东南及邻近地区、祁连山西段地区、祁连山中东段地区多次被列为重点危险区,最大发震震级为6.5级左右。

  邻省发生的特大地震也经常在我省形成重大灾害。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是建国以来我国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波及范围广,灾害损失大,历史罕见,举世震惊。我省陇南、甘南、天水等10个市州的70个县市区受灾,成为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地震损失和地震破坏之最。其中地震烈度在Ⅵ度以上受灾严重的县市区达44个,经济损失达505.35亿元。

  总体上,我省地震形势严峻且复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地震灾害的潜在威胁。

  二、发展基础

  “十五”、“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地震局的精心指导下,我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以推进实现防震减灾工作目标为核心,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有力地保证和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十五”、“十一五”期间,我省数字地震观测网络、中国地震背景场探测、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兰州)建设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极大提升了我省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和综合减灾能力,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的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二)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目前全省共有测震台站53个,前兆台站(点)132个,强震动观测台170个,地震信息网络节点15个,骨干群测群防网点900多个,能够有效监测省内及周边地区大于2.5级地震,具备10分钟内速报地震三要素的能力,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全省布局合理、门类齐全、装备先进、管理规范的地震监测台网初步建成,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同时,积极推进我省地震速报网、灾情速报网、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网和防震减灾乡镇助理员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三)城乡地震灾害预防能力明显增强。

  以提升城市和建设工程地震安全能力为重点,开展了兰州、天水、陇南、合作、舟曲等城市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依法加强了抗震设防管理,重大建设工程和重要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能力进一步提高;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积极推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Ⅶ度以上高烈度地区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学校舍重建、改造和加固工作;总结推广农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的经验和做法,开展农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网建设,全面推进实施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取得了良好减灾实效。

  (四)地震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升。

  加强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健全完善了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并开展了多层次、跨区域、形式多样的地震应急演练;市县级政府大力推进本地区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和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目前全省共建立了30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186支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救援力量得到快速发展;全省建成有标志性的应急避难场所380处。

  在近5年省内发生的6次5.0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中,各级政府能够积极应对,果断处置,特别是经受了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考验。我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应急救援任务,受到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五)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不断深入。

  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防震减灾法制和科普知识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活动,建成省市县各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30所,开展了不同规模的地震应急演练和学校科普讲座;利用党校、行政学院等高层平台,对领导干部进行防震减灾宣传讲座。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培训和演练,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明显增强。

  (六)防震减灾制度保障能力日益提高。

  我省颁布实施了《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甘肃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和《甘肃省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规定》(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31号)等法规规章,全省14个市州均颁布实施了符合本地实际且具有本地特色的防震减灾规范性文件,全省防震减灾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基本做到了有据可依。同时,防震减灾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队伍已初步建立。

  三、面临的形势

  地震是我省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震灾害对经济的冲击日益加剧,对社会的影响愈加广泛。我省严峻的震情形势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地震安全需求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防震减灾工作处于大好发展机遇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以人为本、保障民生”,防震减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我省专门发布了指导防震减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政府对防震减灾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行政、科技、社会等资源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支撑更加有力,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抵御地震灾害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

  虽然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可喜成绩,但是我们还必须深刻认识到,我省的防震减灾基础还比较薄弱,与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不适应,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监测预报水平还比较低,捕捉地震前兆特别是短临前兆信息的监测网络还不健全,地震监测基础服务能力比较薄弱,地震监测台网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加密;二是城市建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能力不足,抗震设防监管政策配套性不强,城镇规划和工程建设缺乏地震活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震害预测等地震安全基础工作;三是我省农村民居抗震能力普遍薄弱,农村民居基本不设防、建造技术落后、农民建房未纳入规范管理、村镇规划未考虑地震安全等问题仍比较严重;四是地震应急准备和紧急救援能力不足,应急救援体系不够完备,专业救援设备老化现象严重,救援力量协调联动不够密切,应急通信装备不足,灾情快速获取、灾情损失评估等还不能完全适应大震巨灾需求,地震预警体系建设尚处空白;五是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不强,服务产品、服务标准、服务方式等方面还没有形成体系,地震信息服务大众化程度不够,不能完全满足公众的知情需求,科技对防震减灾贡献率不高,相关理论、技术亟待创新与发展;六是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缺乏系统组织和长效经费支持,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素质不高,普遍缺乏防灾常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要解决好以上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健全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大项目投入,强化队伍建设。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创新思想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立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加强防震减灾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防震减灾社会管理,促进防震减灾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和水平提升,为实现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地震安全保障和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防震减灾服从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要牢固树立防震减灾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突出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性、公益性和先导性,把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向更宽领域拓展,加强公共服务职能,增强公共服务意识,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产品,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二)坚持科学发展、统筹规划的原则。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防震减灾的需求,使规划能够和《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同时与《中国地震局“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相一致。

  (三)坚持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原则。

  抓住影响我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充分汲取汶川地震科学总结与反思成果,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加强防震减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力求规划内容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创新性。

  (四)坚持地震科技支撑防震减灾工作进步的原则。

  以应对大震巨灾为重点,立足防大震、救大灾,科学探索大震巨灾孕育发生规律,不断加大地震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地震监测预测、抗震设防、应急救援技术水平,发挥科技在防震减灾、科学减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三、规划目标

  防震减灾基础能力向更高水平迈进,到2015年,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覆盖全省的地震综合观测系统,基本场探测能力和数据产品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监测数据质量明显提高,全省大部分地区能够监测ML2.0级以上地震,省内及周边地区地震速报的时间小于5分钟,国内其他地区地震速报的时间小于15分钟,在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长、中、短、临地震预测科学水平不断提高,预报能力不断增强;地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对防震减灾事业的贡献率明显提高,防震减灾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位于Ⅵ度及以上地区的城市,新建工程和改扩建工程全部实现抗震设防,我省大部分地区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城市地震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活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地震安全性评价更加广泛应用到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中;全省60%的农村民居采取抗震措施,基本改变农村民居不设防状况,农村民居地震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防震减灾知识基本普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社会公众基本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公众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

  地震应急响应能力大幅度提高,破坏性地震发生后,1小时内启动应急救援行动,2小时内救援队伍赶赴灾区,2小时内给出灾情预评和破坏范围初步结果。完善地震应急反应体系和预案体系,建立地震预警试验系统并取得初步成效;壮大紧急救援力量,建立健全地震应急和救援保障体系;逐步加强应急准备能力、灾情快速获取与评估能力、灾情信息服务与共享能力;完善市州政府所在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和使用功能;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具备地震紧急处置能力;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生活和医疗救助,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能力显著提升。

第三章 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一、发展重点

  “十二五”期间,关键要以规划布局统筹全面发展,以重点带动整体发展,以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以提升素质实现持续发展。

  (一)统筹协调,构建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科学格局。结合震情震灾特点,认真部署防震减灾战略行动和重大项目;加强市县防震减灾工作,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形成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满足全社会地震安全需求、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的防震减灾新格局。

  (二)强化支撑,提升防震减灾科学技术水平。加强地震监测的基础性和创新性,提升监测系统服务于减灾的能力;推进地震预测多路探索,提高预测预报水平;大力发展抗震防灾新技术,提高综合防御与应急救援水平;加强地震科学基础研究,提升地震科技的支撑能力。

  (三)突出重点,提高大震巨灾应对能力。要着力实现地震灾害应对能力从适应中强地震向适应大震巨灾的转变,加强大震灾情速报和预警能力建设,提高大震应对能力,推进大震巨灾应急救援能力和工作机制建设。

  (四)改革创新,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创新工作思路,增强服务意识,挖掘服务潜能,促进防震减灾建设成果和地震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公共服务产品,改革服务方式,强化地震安全服务产品的开发利用。

  (五)夯实基础,加强防震减灾综合队伍建设。重点培养领军人才、高素质业务基础骨干人才、核心管理人才,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全面提升队伍的职业素养,着力提升防震减灾工作的管理和服务水平,适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新需求。

  二、主要任务

  (一)大力提升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进一步调整优化台网布局,建设覆盖全省的地震监测网络和强震动台网,增加重点地区地震背景观测点数量,探索加强地震观测环境和监测设施保护的新途径,提高地震监测能力。推进核设施、大型水库、油田、矿山和重大文物等专用地震台网建设,在大中城市等人口稠密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提高灾情速报能力。加强震情跟踪和群测群防工作,努力提高地震预测预报水平。积极推进地震预报试验场建设,构建一个开放式的地震预报创新研究平台,为地震预测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提供开放的基础设施与研究条件。开展城市与重大工程地震预警示范系统建设,提高重要城市、重大基础设施与生命线工程应对处置地震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地震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面向政府、社会和公众的信息服务能力。

  (二)切实提高城市建设工程和基础设施抗震能力。

  建立和完善抗震设防行政监管机制和监督检查制度,将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并落实到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等环节中,切实落实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着力加强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着力开展对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以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建设工程的抗震性能普查鉴定和抗震加固工作,加强抗震新技术、新材料研究,推广应用减震隔振技术。强化交通、通信、能源、水利、输油气管线、超高层建筑、核设施等重大工程的抗震设防和保障能力。

  (三)大力开展震害防御基础性工作。

  积极开展全省地震活动构造探测工作,优先开展市州政府所在地城市活断层探测、地震小区划、岩土地震灾害评价和震害预测以及成果应用,努力推进县级以上城市的地震小区划;着力提高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切实做好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地震安全评价保障工作。加强对国土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中潜在的地震风险因素的研究。对处于地震活动断层以及地震地质灾害易发地段的建筑,要有计划地组织搬迁、避让和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要大力加强次生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和防灾减灾措施研究,提高地震诱发次生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御能力。

  (四)全面加强农村防震保安工作。

  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农民自建房防震工作的指导管理,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实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完善农村民居建筑抗震设防技术标准,明确抗震结构方案,落实节能、节地、节材的要求,体现乡村特色、生态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建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网络,普及建筑抗震知识。要发挥好典型示范带动效应,创新农村震害防御工作内容,建立多震和欠发达地区经济、安全、实用的农村震灾预防体系。同时,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保障,加强农村抗震防灾宣传教育,建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五)积极推进国民防震减灾素质提升计划。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青海玉树大地震中的众多实例,凸显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重要作用。要积极构建各级各类宣传教育平台,形成政府、社区、农村、企业有机结合的地震安全宣传教育体系;要加强新闻宣传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防震减灾科普精品创作,同时要积极推动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行动,扩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覆盖面,夯实全社会震害防御基础,并定期开展地震避险演练,增强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应急科学知识。

  (六)大力提升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加强地震应急技术支撑条件建设,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指挥体制和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切实加强地震应急预案管理,建立和完善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工作机制。推动建立以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部队、消防应急救援力量为中坚、市州应急救援队为骨干、志愿者队伍为补充的地震救援队伍体系,建立并完善军地、区域间的救援队协调和调用机制,加强专业培训和应急演练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各类救援力量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提高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地震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与辅助决策作用,提高科学处置水平。组织开展重点区域地震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应急救援对策研究,提高大震巨灾的应对能力。大力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和救助保障体系建设。

  (七)做好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准备。

  加强交通、铁路、电力、广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地震应急保障能力和保通抢修能力建设,强化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年度地震危险区的应急救援和灾后救助准备工作,做好灾后伤员救治、灾民安置、疫情防控、工程抢险、气象保障、次生灾害防范、震后地震监测等工作。确保灾后救治及时、救援有力、救助到位,灾后及时开展地震灾害损失调查、科学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恢复重建的各项工作,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

  (八)加快提高地震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

  大力开展地震监测预测和震灾预防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加强防震减灾相关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发,努力突破制约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科技瓶颈,提升地震科技支撑和引领防震减灾工作效力,扩大国际地震科技交流与合作,建立地震科技成果转化与防震减灾工作相结合的机制。同时,大力加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为地震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九)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

  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原则,完善地震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健全地震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做好信息发布、新闻报道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发挥省级主要新闻媒体、政府门户网站和省防震减灾信息网的舆论引导作用,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在第一时间准确地向社会发布震情、灾情信息。

第四章 重大建设工程

  为支撑“十二五”期间我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将着力进行6个重大建设工程,分别是甘肃省地震背景场观测网络建设工程、防震减灾技术平台与地震专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震灾预防基础探测工程、农村民居抗震防灾技术服务工程、地震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提升工程和国民防震减灾素质提升工程。投资总估算为8.89亿元,由中央和省、市州、县市区共同投资,并鼓励社会企业参与投资建设。

  一、甘肃省地震背景场观测网络建设工程

  (一)建设目标。

  完善与强震活动主体区域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相匹配的我省监测台网布局以及地震应力环境观测网络、地壳构造运动观测网络等;强化骨干网络建设,提高中短期预测能力;加强深井观测台网建设;开拓新的观测领域,发展新的观测手段,初步构建综合地震观测网络,为地震预测预报探索、震害预防、国防安全、地球科学研究提供地域更广阔、内容更丰富、质量更高、时效性更强的基础观测数据和多层次的数据产品。

  (二)建设内容。

  1.依托“十五”数字地震观测项目和“十一五”地震背景场探测项目的建设基础,优化观测台网布局,填补空白监测区域,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升级改造前兆台,在主干断裂增加监测手段和监测台点,在兰白核心经济区、兰州新区以及酒泉、甘南、定西、庆阳等地区加密地震监测台;继续开展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工程建设;对省地震台网中心软件系统和设备进行优化改造;完善市州级地震台网建设;加快核设施、矿山、水库、重大文物遗址等社会专用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各市州及县市区建立宏观观测点;发展流动观测技术,升级和改造地震现场流动观测系统,增强震后机动观测能力。

  2.开展祁连山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及南北地震带(甘肃段)地震监测台阵与预报试验场建设。在已有地震地质、深部地球物理和地震监测预报研究及建成的天祝前兆台阵、西部强震动衰减台阵等监测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观测环境基础探测,建设具有一定密度、布局合理、包含多种观测手段的主动源地震预报探测台阵、地震监测台阵和地震预报创新研究平台,建设开放的国际大陆动力学与地震预测的试验基地。提升试验场区多学科动态场的监测能力及三维结构等基础信息和动态数据汇集、信息处理能力,为地震预测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提供开放的基础设施与研究条件,积极拓展地震预测预报的国际合作和地区性合作,力争在地震预测预报研究特别是短临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3.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技术,建设祁连山地区、天水地区和陇南地区地震烈度速报台网,有效整合测震台网和强震台网资源,对已建成的强震台站进行通讯条件改造,提高强震观测台网密度和地震基本参数自动速报能力,在兰州建设强震观测信息管理与服务中心,建设数据获取与数据库平台、地震预警信息处理技术平台,实现地震灾情速报,开展地震预警示范。

  二、防震减灾技术平台与地震专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一)建设目标。

  构建地震数据产品综合处理平台、地震数据服务平台、计算平台、地震远程会商平台及为地震监测预报和公共服务提供数据高速传递、大容量数据存储、高性能处理的集成核心技术平台,实现观测资源、数据资源、知识资源的共享;加强地震科研、实验、技术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

  (二)建设内容。

  1.依托甘肃暨西北区域防灾减灾大厦和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兰州),建设西北区域防震减灾技术服务中心,完善测震台网中心、前兆台网中心、信息中心、西北强震动台网部、地电台网技术管理部、综合训练场及附属工程和配套设施,加强地震通信和数据处理分析等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我省地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

  2.加强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黄土地震工程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岩土防灾工程技术中心、振动计量系统、地质年代测定系统、氡气计量系统和地下流体流动观测系统建设,升级改造大型骨干设备,大力开展地震专业新型仪器研发,提供科学研究基础,提高地震科研水平和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

  3.地震工程试验场建设。在地震多发区和高烈度地区建设或选取不同建筑物原型,配备观测、检测设备,布置专门结构台阵,用天然地震检验工程减灾技术,促进地震工程技术在经济建设中的产品化和实用化。

  4.防震减灾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地震信息服务与数据交换平台,完善地震信息交流共享系统,提高信息传递能力和面向公众的地震信息服务能力,向不同对象提供减灾服务;在省级地震部门和有条件的市级地震部门建设新闻发布中心,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

  三、震灾预防基础探测工程

  (一)建设目标。

  通过对城市地震构造条件、工程地震条件和强震动特点的详细考察和深入研究,采用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实验分析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进行活断层探测和鉴定、地震危险性分析、场地地震动参数区划和地震地质灾害区划,科学评价城市的地震安全性,进而开展城市震害预测工作,为抗震设防、工程合理避让、土地规划利用以及编制抗震防灾规划和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二)建设内容。

  1.对南北地震带甘肃境内不确定的重要活动构造和主要断裂进行探测和鉴定,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查明其空间展布、活动方式、平均运动速率、历史与史前大地震期次,编制活动断层分布图,评价其长期强震危险性,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调查资料。

  2.开展兰州新区、酒嘉地区、金昌市、武威市、张掖市、定西市、临夏州、平凉市、庆阳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小区划。在对现有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查明上述10市州规划区的发震构造及活断层的分布、活动特性,开展地震诱发次生地质灾害预测和评价,编制活断层分布图与地震小区划图,建立地震活断层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为城市规划、国土利用和建设提供依据,增强城市的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3.开展玛曲县、漳县、迭部县、肃北县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对分别威胁上述4县城区的东昆仑断裂、西秦岭北缘断裂、迭部—白龙江断裂、阿尔金断裂的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对穿越城区的区段进行详细探测和精确定位,科学评价其活动性,进行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价,提出避让措施与防灾对策。

  4.开展敦煌(含莫高窟)、玉门、山丹、永昌、古浪、平川、永靖、临洮、夏河(含拉卜楞)、秦安、华亭、庆城、榆中13个县市区城区的地震小区划。开展上述县市区城区及其周邻地区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环境探测与分析、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地震条件勘测、地面地震动计算模拟和地震地质灾害评估,给出地震动参数区划和地震地质灾害区划结果。

  5.开展兰州市、酒泉市、张掖市、天水市、陇南市、合作市、庆阳市震害预测。在已有活断层探测和地震小区划基础上,开展城市内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生命线工程(交通、通讯、供水、电力、输气等)、重要生产设备的基础资料调查、抗震性能普查鉴定、震害预测、地震次生灾害估计(岩土体灾害、溃坝、火灾等)和损失评估工作,编制完善防震减灾规划和地震应急对策。同时,推进大型企业的震害预测工作。

  6.对已探测清楚和精确定位的规模较大的全新世活动断层开展避让竖牌工程,在地震断层带上设置标识牌,明确指示断层位置,保障城市和村镇规划、工程建设选址避开活断层,同时正确引导广大群众自发采取活断层避让行为。

  7.选取兰州、嘉峪关、金昌、白银、合作、陇南、天水、平凉等城市作为示范对象,开展城市震害防御服务系统建设,包括数据获取及数据库平台、震害防御信息分析处理平台和服务平台,为提高全社会的震害防御意识、专业知识水平和应用技术提供信息服务。

  四、农村民居抗震防灾技术服务工程建设

  (一)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在对全省农宅建设调研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结合扶贫移民搬迁、生态移民、灾后重建、农村危旧房改造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等各种国家政策补贴性项目实施及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俗特点,修订完善《甘肃省村镇抗震农宅设计图集》。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组织农村工匠技术培训,建立农村防震减灾技术服务体系,实施农村民居抗震防灾技术服务工程。

  (二)建设任务。

  1.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在对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进行普查鉴定和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实际,进行农居地震安全技术研发,包括农村岩土地震灾害防治、农居建设选址及地基基础地震安全技术、农居地震安全评价、典型结构农居地震安全技术、抗震生态建筑技术、农居隔震简易技术、农宅抗震结构方案等,改进农村建设模式,编制全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指南。

  2.开展抗震农宅的技术经济研究。在对全省农宅建设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利用已取得的抗震技术成果,结合国内外地震震害的实际,重点研究既抗震又经济的抗震农宅,编制全省农宅设计指导图集。

  3.完善省级农村震害防御服务中心。在“十一五”项目建设基础上,继续推进农村震害防御数据库平台和信息处理系统建设,形成面向全省农村的震害防御信息服务平台,为显著提高农村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与响应能力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加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站建设,新建县级服务站30个,为农村民居建设、农民和建筑工匠提供长期的法律法规、技术咨询及各种信息服务。

  4.开展农村民居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建设安全家园、参与农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省内分层次培训2万名掌握基本抗震知识和农居地震安全施工技术人员,为推进农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奠定基层技术队伍基础。

  5.开展农居抗震防灾和地震安全技术推广示范。综合考虑地震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新农村建设试点、生态和扶贫移民搬迁、灾后重建、征地安置等,开展农居地震安全技术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引导广大农民建设抗震民居,提高农村震害防御能力。

  五、地震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提升工程

  (一)建设目标。

  建立健全省、市州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覆盖全省的灾情快速获取、处置、共享与速报网络平台,提升灾情的多手段获取与处理能力;建设集各级应急指挥与协同、应急信息与公共服务、现场救援应急联动等为一体的应急指挥与救援平台,初步建成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与不同领域专家、各专业机构的协同联动工作平台;建设保障现场单兵震灾调查、科考、灾情快速获取及报送、搜救等功能为一体的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装备系统,建设地震应急预案管理系统,提升地震尤其是大震巨灾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

  (二)建设任务。

  1.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与完善。完善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升级有关软件,扩展、增强系统处置功能,提高快速反应、信息报送以及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市、县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在各市州和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县市区,建设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并与省、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连接。县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应具备应急基础数据库、地震灾害快速评估、应急快速响应、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应急指挥管理等功能。

  2.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与速报系统建设。通过遥感卫星和航空图像、小飞机地震灾情获取、短信息灾情采集与传送、联动协同数据库、烈度速报、评估技术等高新技术系统,建立覆盖全省、快捷有效的地震灾情获取系统和处理平台,快速获取地震灾害信息,为应急指挥决策服务。

  3.省地震应急指挥平台与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的互联互通建设。通过技术改造,依据统一标准,采用转换等技术实现省地震应急指挥平台与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应急平台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辅助决策、调度指挥和总结评估等功能,建立统一接报、分类分级处置的工作机制,满足应急值守工作需要。

  4.地震应急预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设甘肃省地震应急预案管理信息系统,对我省各类地震应急预案信息数据做到及时入库和动态更新。加强对市州及县市区使用地震应急预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培训和指导。结合我省实际,加强预案管理信息系统与抗震救灾指挥技术系统的衔接,推进数字地震应急预案信息平台建设。

  5.地震应急装备完善与应急物资储备。充实省、市两级地震现场指挥部装备,完善应急通讯、应急车辆、应急供电、应急救援等设备设施,加强相关部门应急物资储备。充实县级地震应急与救援设备设施,增强县级地震工作机构的地震应急能力。

  6.救援队伍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补充完善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装备,提升紧急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市州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按照2小时内救援队伍赶赴灾区的要求,依托武警、消防等现有力量,在河西、陇东各建设一支区域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配备专业地震救援装备,开展专业救援训练,满足及时开展本地和跨区域实施紧急救援任务的需要。在“十一五”国家地震安全计划项目和汶川8.0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完成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志愿者队伍建设,完善管理和动员机制,对全省地震灾害救援志愿者队伍分批进行培训。在省内主要城市建立和完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提高抗震防灾应对能力。

  六、国民防震减灾素质提升工程

  (一)建设目标。

  汶川地震凸显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重要作用。要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增强国民的防震减灾意识,使社会公众了解必要的地震知识,掌握基本的防震减灾技能;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学校、科普示范社区建设,坚持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纲要、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提高宣传教育实效性,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

  (二)建设任务。

  1.兰州防灾减灾主题公园建设。依托在国内外颇有知名度的兰州市地震博物馆,建立可模拟体验各种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综合性场所,在保留和充实现有博物馆资源的基础上,新建公共安全馆,包括地震模拟馆、地质灾害模拟馆、卫生防疫救援馆等,同时建设以感受地震及其他灾害的动感影院,让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达到身临其境、寓教于乐的效果。建设防灾减灾主题公园广场,普及市民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窗口形象。

  2.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以科普馆、学校、博物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地震台等为依托,建立省级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5个、标准化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40所,普及地震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培训抢险救灾、防震避震和自救互救等技能。

  3.防震减灾科普精品创作。利用书籍、画册、电影、电视专栏、广告、歌曲等形式,创作出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适合各类不同场所、适合不同信息传播渠道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作品。配合防震减灾知识进家庭、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等,编制适合不同人群的防震指南,建立便捷的发行渠道。

第五章 保障措施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是确保本规划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条件。要从完善机制、组织落实、资金投入、监督检查等方面,形成规划实施的有力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

  各级政府要切实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各市州及县市区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开展防震减灾工作,重点区域应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明确实施相关建设任务的责任主体。要健全与完善各级政府防震减灾管理体制,进一步增强省级防震减灾机构对市州及县市区机构的指导和管理。推进市州及县市区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建设,发挥市州及县市区机构在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地震应急管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完善中央到地方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区域协作、全民动员的工作机制以及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紧急启动和调动机制,形成防震减灾和抗震救灾的合力。

  二、强化组织实施,加强监督检查

  各级政府和省直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将本规划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部门和地方的年度计划和目标考核体系,制定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和进度要求,强化规划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增强防震减灾工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切实做好重大项目的立项论证和管理,同时要注意加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的衔接配合,确保在总体要求上一致。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地方性防震减灾法规制度体系和执法监管体系,充实执法监督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完善防震减灾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依法加强对防震减灾规划落实情况的中期评估和监督检查,确保规划任务和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

  三、加大投入力度,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相结合的防震减灾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将防震减灾规划实施所需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分级负担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并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稳定增长长效机制,使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努力建立起多元化的防震减灾经费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及社会支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保障主要任务和重大工程项目的经费需求。要积极利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央藏区工作会议精神等相关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对我省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四、加强开放合作,强化科技支撑

  建设多部门、多灾种、多学科的防震减灾研究平台,改变阻碍和制约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封闭管理机制,充分挖掘潜在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各方面的相关力量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推动全社会共同抵御地震灾害能力的提升。完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大开放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区域间、部门和地方、部门和企业、科研机构与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承担防震减灾任务,开展防震减灾核心科技问题攻关,积极支持研究、开发防震减灾领域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推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紧密结合我省防震减灾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借鉴和学习防震减灾管理的先进理念、经验和科学技术,促进防震减灾能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五、创新人才培养,提升队伍素质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树立人才强业观念,依托重点领域、重点学科和重大项目,以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积极实施创新人才工程,组建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支持和培养一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分层次、有计划地引进一批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同时,为适应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新需求,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和培养,大力开展管理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培训、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培训、一线人才专业岗位培训、市县人才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防震减灾队伍整体素质,为防震减灾事业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