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2010年武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时间:2010-05-19
  • 点击:233
  • 来源: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武威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举全市之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全力以赴保增长、促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92.79亿元,增长9.4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3.5亿元,增长7.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3.77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5.52亿元,增长9.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89亿元,增长18.02%;农民人均纯收入3972元,增长1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47元,增长10.0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1‰。
 
    (一)积极争取扩大内需项目,加大项目建设和谋划力度。积极对接国家扩大内需的各项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深入开展“项目攻坚年”活动。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33.82亿元,增长22.4%。组织实施各类项目596项,其中:续建99项,新开工497项,总投资224.44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08.35亿元,建成收尾377项。争取扩大内需等国家投资项目288项,总投资29.63亿元,落实国家、省上投资16.57亿元,较上年净增7.36亿元。在扩大内需前四批新增投资中,全市落实到位资金15.99亿元,占全省136亿元的11.71%,超过市州平均水平4.57个百分点。同时,争取落实国际援建资金1400万元,省国投公司中期票据贷款1亿元。共筛选申报项目1220项,总投资达618.8亿元。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1项,落实到位资金18.6亿元。在项目建设推进中,重点突破,集中两批开工了60个总投资达45.8亿元的重点项目,引领和带动了全市项目工作。

    (二)认真落实《规划》任务,全力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继续坚持“两个不动摇”,扎实开展了“日光温室效益年”和“温室定植、暖棚进畜攻坚月”等活动,深入推进节水增收入户工程。年内新关闭机井652眼,压减灌溉面积13.3万亩,新建设施农业4.8万亩。累计完成干支渠改建506.8公里,田间渠灌配套93.8万亩,西营河专用输水渠主体工程基本完工,蔡旗断面过水总量达到1.67亿立方米。编制完成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35个农业综合节水示范点建设扎实推进,推广常规节水面积212.6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7.93万亩。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加快实施“三北”四期、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国家重点公益林等重点生态治理工程,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6万亩、通道绿化429公里、封育面积11.3万亩。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各项惠农补贴资金5.12亿元。积极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特色优质农作物面积发展到243.9万亩,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6.7%。粮食总产量达到95.31万吨,较上年增产4.5万吨。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新建养殖小区374个、规模养殖场99个,新增规模养殖户7677户。全市畜禽饲养达到1397.3万头只,增长15.3%。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出台了新农村示范区建设“6+1”规划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万元田”建设等11个专项规划和意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输转农村劳动力39.1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1.96亿元。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7个,完成移民搬迁3407户、2.02万人,“张哈”贫困片被列为全省第一个省级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

    (四)努力破解工业发展难题,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因企制宜、一企一策、一厂一品、分类搞活”的原则,出台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工业发展的10项政策措施,加大工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实施各类重点工业项目145项,完成投资24.7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工业增加值48.65亿元,增长13.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0.77亿元,增长14.1%。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停产面由年初的24.02%下降到11.17%。不断加大“两园六区” 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年累计投入资金1.54亿元。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格节能降耗目标管理,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8%,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完成计划目标。

    (五)进一步强化财政金融工作,切实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全年完成大口径财政收9.9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4.84亿元,分别增长20.21%和18.12%。完成一般预算支出61.26亿元,增长35.34%。共争取各类专项资金31.99亿元,增长63.69%。其中,民生、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达26.77亿元,占总支出的83.67%。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1.1亿元,比年初增加60.81亿元,增长30.36%;各项贷款余额117.2亿元,比年初增加28.9亿元,增长32.73%。

    (六)加大城镇和市场建设力度,加快城市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城市建设,完成了城市西片区建设规划及五凉文化中心、体育馆等公共建筑的方案设计。新改建北关西路等9条总长5.8公里的城市道路,建成城北集中供热管网5公里,实现城南集中供热新扩容60万平方米,启动实施了文化广场人防工程、火车站站舍扩建、历史文化街区、城区危房改造、城市天然气利用等项目。认真落实《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关于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的意见》,新建、续建、改造提升各类市场25个,15个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年完成投资1.78亿元。

    (七)认真落实民生举措,切实解决民生问题。认真落实目标责任制,全面兑现了省上确定的12件27项实事和市上承诺的10件实事。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13841人、普通高中阶段家庭困难学生6743人。建成城市廉租住房1744套、8.5万平方米,发放租赁补贴551户;建成饮水安全工程34处,解决了15.1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建成“一池三改”沼气用户2.4万户。新改建农村公路1017公里,建成12个乡镇客运站。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57%,报销比例平均达到50%以上。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0.3%和6.3%。完成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2.3万户,完成了农村1073个自然村、3.63万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八)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全市共实施各类社会事业项目107项,总投资6.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94亿元。全面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成标准化初中和中心小学50所,消除中小学危房8.98万平方米。加快科技进步,实施省部级以上科技项目20项、省级以上星火科技项目10项,申请专利60项。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93.07%。加快发展文化广播事业,启动实施了57个乡镇文化站、600个农家书屋的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防震减灾、群体性事件等各类应急预案。

    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2010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和区域发展战略,把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作为首要任务,大力实施生态安全战略和工业强市战略,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主线,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壮大能源化工、食品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劳务经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推进金武一体化进程,保证抓党建、落实抓作风,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开创武威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0%;工业增加值增长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
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全力做好项目工作。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对已安排的扩大内需和预算内项目,确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5亿元。力争火车站站舍扩建等工程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杂木寺水电站、西营三沟三级水电站、双窑湾一号水电站建成发电。加快推进徐古高速公路、武威热电联产等项目和甘电投、中节能、华电三个10MW太阳能发电、天然气利用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武南煤炭集疏运中心、武威机场、天祝松山滩风电等前期项目工作进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项目工作责任制,加强市级领导和部门联系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当年引进到位资金22.32亿元。

    (二)全面落实重点治理攻坚措施,努力实现近期目标。认真落实水权配置、关井压田等治理措施,关闭农田灌溉机井715眼,压减灌溉配水面积28.57万亩,确保实现蔡旗断面下泄水量达到2.5亿立方米以上、民勤盆地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到0.89亿立方米两大约束性指标。认真落实《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大纲》,继续抓好35个农业综合节水示范点建设,完成常规节水灌溉面积22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面积6.7万亩。全面实施“生态安全”战略,完成造林13万亩,扩大封育面积8万亩,通道绿化400公里。继续抓好国家重点公益林、“三北”四期、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和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的源头治理。

    (三)突出特色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认真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面启动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积极发展能源化工工业,加快发展以太阳能、风能利用为主的新能源和以煤炭、火电等为主的传统能源;积极搞活以玉米淀粉精深加工为主的生物化工,拉长延伸以石灰石精深加工为主的精细化工,培育和壮大医药化工。强力推进食品工业,突出发展葡萄酒酿造业,大力发展酿造、面粉加工、肉类屠宰、休闲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加快“两园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继续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工业“三废”综合治理,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

    (四)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抓好100万亩大田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力争在建设100万亩玉米、100万亩瓜菜、100万头肉牛、100万亩林果药基地上取得突破,不断扩大优势农产品生产规模。统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加大财政、信贷支持和项目整合力度,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劳务输出,确保全年输出劳动力3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5.65亿元。继续推进扶贫开发,争取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6个,完成生态移民2万人,当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6万人。

    (五)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西片区。启动建设武威大剧院、体育馆、博物馆和北一环西路等重点项目。加强城区道路、配套管网、垃圾和污水处理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通道经济,建成一批交易、运销、冷藏、仓储项目,把武威打造成河西重要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继续加快农村“双百市场”工程建设,改造一批县乡农贸市场,建立农产品直接采购基地,促进农产品销售。以旅游文化业为龙头,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物业管理、中介服务、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积极引导住房等各类消费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六)高度重视和改善民生,认真办好为民承诺的实事。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确保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就业率达到85%以上。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部分优抚对象待遇水平,不断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和受灾群众的社会救助。加快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省、市确定的为民承诺的实事。

    (七)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推进平安武威建设。认真实施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切实开展产学研联合。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积极争取藏区专项、少数民族专项、牧区专项资金,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大力推进依法治市进程,推进平安武威建设。

    (八)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不断完善和创新体制机制。全力做好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二期规划和各类专题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力争使更多的项目进入省级规划。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规范非税收入和债务管理。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与新疆和酒泉、嘉峪关等地的协作,促进金武经济一体化的建设。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全面公开政府信息,积极推行电子政务。认真实施市县政府部门机构改革方案,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胡卫东  陈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