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2009年定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报告
  • 时间:2009-10-12
  • 点击:242
  • 来源:

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2008年,定西市围绕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增长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实现生产总值105.65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8.3%8.2%10.7%,主要预期目标顺利实现。

(一)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依靠三次产业全面发展促进结构改善。一是优势产业发展壮大。种植马铃薯351.69万亩、中药材101.17万亩、牧草54.7万亩,新建养殖小区45个;粮食总产量98.16万吨。4条马铃薯淀粉生产线建成投产,11户中药材企业通过GMP认证,新增规模养殖企业52家、规模养殖户3000户。二是工业发展势头良好。实施“十大行动计划”,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实施工业项目59个,完成投资17.69亿元、增长2.1倍。实现工业增加值16.7亿元,增长7.8%。三是第三产业活力增强。建立陇西渭源漳县与天水武山旅游联席会议制度,实施2个红色旅游项目,接待游客15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3亿元。坚持把物流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3个“双百”市场工程,提升了流通能力。

(二)坚持以统筹兼顾为手段,依靠三大需求较快增长拉动经济快速发展。一是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加大资金争取力度,争取预算内资金21.24亿元、恢复重建财政资金8258万元,争取并下达第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投资项目389个、1.997亿元;加强政策性金融合作,争取省开行贷款1.6亿元、省农发行5.8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84.9亿元。实施1000万元以上项目239个,同比增加5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52亿元,增长45.7%。二是消费需求较快增长。围绕硬环境建设,实施18个建设项目,新增超市、连锁经营店65家,发展“万村千乡”农家店431家;围绕软环境建设,加强食品安全整治,开展农资专项治理,改善了消费环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5亿元,增长16.6%。三是对外贸易稳步发展。争取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100万元,新增进出口企业12户,完成进出口总额813万美元。

(三)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依靠基础条件改善增强持续发展能力。一是农村条件继续改善。围绕水、气、路、电、房,实施水利骨干项目26个,解决安全饮水17.92万人,建成沼气1.38万户,通乡公路14条、通村公路304条,实施水电项目12个,建成新农宅1.48万户。二是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坚持同步推进,市区开工建设项目30个,完成投资5.4亿元;县区实施项目53个,重点小城镇实施项目69个,完成投资6.06亿元。三是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坚持把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绿化城区面山4.26万亩,新增城镇绿地960亩;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完成退耕还林6.5万亩,新修梯田14.17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65.68平方公里。

(四)坚持以好字优先为目标,依靠三项收入稳步提高改善经济运行质量。一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加强收入征管,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7.36亿元、一般预算收入3.92亿元,分别增长21.03%20.89%。二是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和代课教师、环卫工人工资待遇,增加企业离退休人员津贴和养老补贴,城镇新增就业1.18万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72元,增加792元。三是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实施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计划,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等补贴4.27亿元,为10.48万农村低保人员发放保障金4104.58万元;培训劳动力19.26万人,累计输转劳务55.5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3.8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36.49元,增加273.37元。

(五)坚持以保障民生为核心,依靠薄弱环节改善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一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实施科技项目54个、长效机制校舍改造25个、卫生项目53个、乡镇文化站14个、公检法司项目44个。二是民生工程顺利推进。围绕上学、看病、住房、行路,落实资金1.42亿元,免除了48万名学生学杂费、为10万名寄宿生补助了生活费;提高新农合补助标准,设立济困病床327张、减免费用42万元;改造农村危房2850户,建设廉租住房1.44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1.7万平方米;硬化市区背街小巷3条。三是受灾群众妥善安置。筹措下拨应急资金和生活补助1.01亿元,调拨救灾帐篷1446顶、面粉226吨,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加快灾后民房恢复重建进度,完成房屋重建5190户、加固维修5183,确保了受灾群众安全过冬。

(六)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依靠对内对外开放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一是改革工作稳步推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敬东机器厂进入政策性破产程序;全面开展市直部门事业单位技术岗位设置;推进小城镇改革,安定巉口、陇西文峰列入国家发展改革试点镇,安定内官列入全省发展改革试点镇;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认真落实优惠政策,组织召开外来业主恳谈会,调整充实重点招商项目90项,创新招商方式,新签约项目103个,到位资金13.18亿元。三是非公经济不断壮大。发放中小企业贷款贴息200万元,发展非公经济组织4.47万个,完成增加值41.03亿元,上缴税金2.7亿元。

总体来看,200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用工减少、因灾返贫人数增多,农民持续增收的困难较大;企业盈利空间缩小,经营困难增多;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加大,保障能力明显不足;扩大就业任务加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二、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力争12%,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5%13%12.5%,工业增加值增长13%;投资、消费和出口分别增长25%15%8%;城镇居民收入增长6.7%,农民收入增长10%,力争增长13%;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5%,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5,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4.6%6.9‰以内。

(一)调整结构,兴农强工。一是着力打造“两都”。坚持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建立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8000亩、扩繁一级种10万亩,GAP基地30万亩,形成能够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良种供给能力;坚持外销主导向加工主导转变,实施好3个马铃薯加工项目、7个中药材加工项目,形成与产业规模相适应的加工能力;坚持集中销售向均衡上市转变,实施好投资7700万元的5个项目,形成与市场供求相配套的贮藏、物流能力,提升“两都”实力。二是着力落实“十大行动计划”。积极争取技改创新资金,开发铝产业下游产品,扶持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实施好中铝西北铝5万吨铝箔等建设项目;加快洮河梯级电站开发,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实施好10个水电站项目,论证新上岷县寨上金矿等建设项目,扩充工业总量;以投资12.6亿元的45个工业项目为重点,适时召开银政、银企座谈会,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融资担保能力建设,鼓励扶正药业等企业上市融资,缓解资金瓶颈制约。三是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建设市物流园区、陇西岷县和临洮物流中心,实施“万村千乡”等建设项目,改造提升商贸物流业;积极发展家政等劳动密集型服务业,规范发展金融等新兴服务业;加快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积极发展“农家乐”示范点,实施10个建设项目,力争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0%以上。

(二)城乡互动,做大城市。一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市区实施好年度投资10亿元的47个建设项目,其中新城区加快建设好28个项目,老城区抓好19个项目;7县城实施好年度投资10亿元的40个重点建设项目;加大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实施好38个易地搬迁项目,集中建设新型农宅2300户。城镇化率提高0.9个百分点。同时,争取并实施好投资15.6亿元的23个房地产项目,进一步提高城市住房保障水平。二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基本口粮田建设,争取并实施140个项目,新修梯田15万亩,推广全膜双垄沟播120万亩;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启动实施全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抓好8个建设项目,完成退耕还林2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50平方公里;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抓好40个重点水利项目、解决16万人安全饮水、新增有效节水灌溉3.1万亩,争取并实施好475条通达、122条通畅、7条通乡油路和2.41万户沼气国债项目。同时,启动建设5个引洮一期配套工程项目,确保“水到渠成”。三是全力做好地震灾后重建。以重建规划中投资35亿元2398个项目为重点,多渠道筹措重建资金;加快灾民建房步伐,完成酒钢公司援建31个村庄整体重建任务,争取并实施好6057户重建、7412户维修任务,确保全面完成灾民建房任务;抓好其他重建项目,全面完成2008年开工建设的教育、卫生重建维修项目,争取开工其他行业重建维修项目,确保尽快投入使用。

(三)项目为纲,扩充总量。一是推进“三个转变”。推进项目投资由重点争取国家投资向争取国家投资与多渠道融资并重转变,形成政府主导融资、吸纳社会民资、银行贷款聚资、多方招商引资的新格局;推进项目建设由注重基础设施项目向基础设施项目与生产经营项目并重转变,把项目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兴农强工、做大城市、扩张总量、提升水平上来;推进项目工作由大上项目向大上项目与上大项目并重转变,形成远近期项目并重、大小项目齐抓的新局面。二是抓好“四个一批”。竣工使用一批,抓好16个农业、21个以工代赈、21个工交、6个城镇、31个社会事业和2个市场项目,争取年内竣工;加快建设一批,抓好4个省部属、26个农业、17个以工代赈、41个工交、3个城镇和43个社会事业项目,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争取开工一批,抓好3个省部属、15个农业、23个以工代赈、20个工交、4个城镇、和56个社会事业项目,确保尽快开工建设;前期准备一批,抓好10个农业、8个以工代赈、47个工交、7个城镇和83个社会事业项目,积极创造开工条件。三是强化“五项保障”。完善推进机制,建立市上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定期例会的工作制度,形成年初分解任务、平时月汇总季通报、年终考核奖惩的推进模式;深化前期研究,以“十大行动计划”中102个重点项目为核心,筹措项目前期费3000万元,确保每一个项目有一套高质量可研本子;狠抓要素保障,突出用地指标落实,挖掘潜力,盘活存量,创造项目建设开工条件;强化监督管理,编制项目稽察计划,开展重点督查、行业检查、专项稽察,促进管理制度化;重视质量安全,建立重大项目质量执法全程介入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四)增强活力,提升水平。一是深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综合改革,完成敬东机器厂政策性破产、渭水酒业和红旗山煤业改制任务,加快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积极推进财政、金融和投资等领域改革;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快土地流转、征用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改革试点,加快组建定西农村合作银行,稳步推进“村财乡管;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加强高耗能企业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力争万元GDP能耗降低5.5%,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二是优化发展环境。推行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形成团结、创新、务实、高效的良好氛围;加快诚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优惠政策,保护投资主体合法权益,形成环境建设长效机制。三是提升开放水平。利用东部产业转移政策机遇,抓好友好地市亲缘招商、知名企业上门招商、市内节会专题招商和外来业主以商招商,力争新签约项目到位资金16亿元;争取西部外贸发展等资金,鼓励出口企业扩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力争进出口额890万美元以上;做好利用国外贷款工作,重点抓好投资1.3亿元的5个在建和投资2.4亿元的3个上报项目。

(五)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一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争取并实施好65所初中校舍改造和漳县职教实训基地;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争取并实施好4所中医院、6所县医院、3所妇保站、49所乡镇卫生院等建设项目;开工新建20个文化站,实施7县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人口自增率控制在7.1‰以内。二是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争取落实小额担保贷款3000万元,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力争城镇新增就业1.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提高城市、农村低保标准,以及农村“五保”人员集中供养率,完善城乡救助制度;抓好社保扩面,力争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2万人、7.5万人和10万人。三是全面落实民生工程。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寄宿生生活补助、新农合筹资标准,完成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5000户;坚持“三位一体”模式,培训劳动力8.2万人、转移5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0亿元。加快完善廉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启动建设抗震安居工程,新增廉租房、经济适用房1万平方米和5万平方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吉秀、康鹏珍、李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