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战鼓:传承500余年,陇上唯一的军鼓器乐
  • 时间:2023-12-04
  • 点击:1
  • 来源:兰州晨报

黄河战鼓

  黄河战鼓又名李台黄河战鼓,主要流传于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四龙镇双合村一带,是明代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西迁平堡滩的四十八门军户所带所传,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战争轮廓,用叙事的方法简单明了地表现其内容。它将出兵、埋伏、出击、包围、冲锋、厮杀、肉搏、歼灭、收兵到凯旋的战争场面,模拟得细致入微,层次分明。其历史悠久、传承有序,为陇上唯一的军鼓器乐,2008年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

  白银市地处甘肃省中部,境内“三原交汇、大河中流、长城雄北、丝路贯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中原文化和边疆文化的交汇点,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

  近日,我们前往白银市的双合村,一起探寻陇上唯一的军鼓器乐——黄河战鼓的奥秘。

  群山连绵,大河奔流。

  双合村地处白银市白银区四龙镇西北隅,东接剪金山,南临黄河岸,依山傍水,地形险要,为古代屯军戍守之地。

  按照当地刘氏、李氏家族的宗谱记载:黄河战鼓源自明成化年间,由驻守黄河边塞的四十八门军户带到当地,它本身应是军队与敌交战时指挥进退、扬威助阵的号令系统。旧时军户战鼓风俗如何,岁月弥远,漫无可稽,然而铿锵战鼓,从未停息。

  随着冷兵器时代的逐渐衰退,黄河战鼓由原为战事服务,逐渐演化为民俗鼓乐、娱乐器具而广泛应用,但一直沿袭古代战鼓的击打套路,延续传承下来,其打法结构严谨,富于技巧,随机应变,配合默契;节奏紧密而清晰,鼓点紧快而齐整;气势磅礴而威武,声似雷霆而震撼。

  古代庞大、残酷、激烈的冷兵器战争场面跃然鼓中,一气呵成。

  (二)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黄河战鼓的主要器具有锣、鼓等,配合道具有门旗、彩旗、令旗、鼓车等。黄河战鼓的严密性、技巧性、配合性、应变性和打鼓的基本功都有要领,表演形式以鼓为主,锣钹辅之。

  它保留了古代战鼓的打击方式,形成了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区域性艺术表演形式。

  “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锵锵锵……”以清脆明快的锣声开始,震人心魄的鼓声为主旋律,再加上清脆的钹,节奏明快,旋律简单。

  鼓声一旦响起,音量会传递到本村或者邻近村庄的每户人家,似乎很难想象几十个人的表演团队的激越表达,会迸发出辐射好几个村庄的巨大能量。

  击打黄河战鼓的鼓手必须身体壮硕,要不鼓声不响不脆;锣手则性情必得有几分灵动,自由而不失章法;钹的演奏者听觉定要敏锐,所谓需要听得准跟得紧,所有出色的表演者都是村里面百里挑一的好手。

  多年来,或许鼓手、锣手以及钹手们换了不少面孔,但是每一个“好家”在击鼓过程中都全情享受其中,最好的民间音乐也不过如此。

  (三)

  20多名古代将士打扮的村民手持钹、锣和彩旗分列在左右,随着场中七名鼓手腾挪跳跃、疏密变换的鼓点,16面锣、钹起落有序,一派千军万马、杀气腾腾的气势,让人犹如回归到了古时的战争场面,整个演出一气呵成,它用鼓点和舞姿基本再现了战争从准备、埋伏、包围、出击、冲锋、格斗、歼灭、凯旋和欢庆的全过程。

  战鼓铿锵的旋律,飞舞的战盔的红缨穗,发自胸腔的呼喝声,以及凛冽的风息,都令人血脉偾张。具体来说,黄河战鼓全套击打下来共分三章八节二十二环,整个内容上分为出兵、歼灭和凯旋三部分。其中《一道金牌》至《十面埋伏》为第一章,表现军队出兵时的威严、急切、鼓声急而不乱,共三大节九小环。《二道金牌》到《四面出击》为第二章,表现军队进攻激战迅猛,一气呵成,鼓点势如破竹,共三大节九小环。《三道金牌》至《凯旋而归》为第三章,表现军队获胜时的喜悦和欢庆,节奏流畅,鼓点轻松欢快,共两大节四小环。在打奏“凯旋”片段时,鼓声加以人声相和,全体队员齐声呐喊:“嗨!嗨!嗨!嗨!”,大有“谈笑胡尘静,高唱凯歌还”的豪迈气概。

  黄河战鼓现在是当地村民节庆和庙会期间举行庆典活动的重要文化项目之一,通过欣赏气势磅礴、场面恢宏的黄河战鼓,能够使人感受到古战场上刀光剑影的搏击和黄河之滨古朴剽悍的民风,对研究当地民俗演变、传统文化、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刘小雷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