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首页 / 文件汇编/ 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市嘉峪关市金昌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的通知
  • 时间:2010-04-01
  • 点击:21
  • 来源:

甘政办发〔2010〕70号

兰州、嘉峪关、金昌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兰州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嘉峪关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金昌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已经2009年12月27日省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和2010年2月24日省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6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四月一日 

 

 

兰州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要求和市委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决定,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1355”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城乡一体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为方略,以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重点,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试点,积极探索城乡经济社会各领域配套改革,协调推进城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努力实现城市与农村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按照“年内启动,力争3年取得重点突破,5年初步形成产业发展城乡联动、基础设施城乡配套、公共服务城乡协调、社会保障城乡覆盖新格局”的要求,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主线,围绕三个层次、坚持五个立足、突出三个重点、实施三个集中、促进五个加快,率先改革试验,大胆探索创新。“三个层次”,即主城区实施优化创新环境、人居环境、创业环境“三大环境”优化战略,不断提高城市的吸纳力、辐射力、竞争力;城郊和小城镇建设区域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发展环境、公共服务“三个提升”工程,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村地区根据近郊、川水和边远干旱二阴山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实施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农村环境整治“三大工程”,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五个立足”,即立足于以城带乡和以工促农,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发挥好城市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立足于服务城市发展农村,依托二产三产发展一产,夯实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立足于城乡一体、公民待遇和同城待遇,加快社会公共事业和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立足于城乡经济和社会要素的互动互流,加快以卫星城、小城镇为重点的城镇体系建设,打造农村区域性经济、社会和文化中心;立足于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管理机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保证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序、稳定、长效推进。“三个重点”,即以规划为龙头,整体部署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以产业为支撑,认真梳理提出支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设项目;以制度为保障,积极探索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制体制和政策体系。“三个集中”,即大力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努力实现新型工业化;鼓励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努力实现新型城镇化;积极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五个加快”,即加快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加快城市文明向农村传播。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城乡兼顾、协调发展。以城乡协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统筹谋划城乡发展,整体规划城乡建设,全方位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形成既有分工又有联系,优势叠加、产业协调的区域综合经济体。 

  (二)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坚持政府的行政主导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吸引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的机制,注重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三)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积极培育发展城乡产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城乡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力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有效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道路、饮水、住房、就医、上学、就业及公共卫生、公共交通、社区管理、文化娱乐、社会安全等实际问题,全方位提升城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 

  (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遵循发展重点和改革时序上的差异性,中心城区要通过改造提升城市化水平,近城郊区和川水地区要通过城乡统筹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贫困山区要通过夯实基础、提升“造血”机能实现脱贫致富,有条件地区要率先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 

  (五)坚持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全面推进城乡规划管理、户籍管理、土地管理、公共财政和社会管理的综合配套改革,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消除阻碍城乡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性、政策性障碍。 

  (六)坚持先行试点、逐步推开。先在试点县区和乡镇积极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向全市逐步推开。各县区也可根据各自实际,在市上确定的试点乡镇之外,积极稳妥地扩大试点范围。 

  三、发展目标。 

  通过实施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工作,使全市城乡差距得到明显缩小,科学发展体制初步建立,“三个集中”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城乡发展规划布局一体化、城乡产业和经济发展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一体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建设目标,初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第一步,到2012年,全市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基本健全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村公共基础建设明显加快,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保持在12%,达到5500元以上,比2008年增长57%。“三个集中”取得较大成效,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8%,城乡居民收入拉大的势头得到遏制,安宁、城关两区整体实现城乡一体化,西固、红古两区和三县县城所在区域及七里河前山地区基本实现一体化。 

  第二步,到2014年,提前6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兰州市区为中心,以半小时和一小时为生活半径的卫星城和城市群基本形成,辐射带动能力大幅提高,城乡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比2008年翻一番。“三个集中”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西固、红古、七里河三区整体基本实现一体化,榆中、皋兰、永登三县河谷川台盆地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的小城镇体系全面建立。 

  第三步,到2020年,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全面建立。农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升,农村公共事业全面进步,人居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四、试点布局。 

  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抓好试点,破解难题,科学发展,带动全局。具体试点布局采取条块结合、组团发展的模式,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连点成片、联片成势。 

  (一)抓好安宁区、皋兰县2个市级一体化示范县区建设。 

  (二)抓好永登县中川镇、榆中县夏官营镇2个市级一体化试点小城镇建设;城关区青白石街道、七里河区阿干镇、西固区东川乡、安宁区沙井驿街道、红古区平安镇、永登县秦川镇、榆中县城关镇、皋兰县石洞镇等8个县区级一体化试点小城镇建设。 

  (三)抓好61个城中村改造和新一轮新农村试点示范村建设。 

  五、主要任务。 

  (一)以城乡规划为先导,构筑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格局。 

  1.制定完善城乡一体的发展规划。坚持“立足长远、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现实可行”的原则,运用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中心带动、全域兰州”的规划理念,以“三个集中”为实施路径,结合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兰州都市经济圈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等,完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做好城乡一体的基础建设、产业体系、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和新农村建设及扶贫开发等专项规划。积极完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乡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做到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调整规划“三规”衔接统一。加强城乡规划的组织领导,健全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加强监督检查,严格县区、乡镇、村规划管理,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 

  2.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城市建设大框架。结合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和规划实施“兰白经济区”的战略要求,以促进提高区域经济开放合作水平和区域资源共享程度为目的,加快“兰北新区”开发建设步伐;以安宁新城区、西固石化城、秦王川地区、榆中盆地、黄河北部移山造地区域为重点,打造城市空间拓展的新区域和以城带乡的战略平台。以中心城区向周边地区辐射的公路、铁路和河谷川地带为依托,构建沿兰州至白银北向经济带,沿黄河、湟水、大通河西向经济带,沿兰州至定西、天水和平凉东向经济带,沿兰州至河西走廊西北向经济带,沿兰州至临夏、甘南南向经济带,充分发挥以城带乡的纽带作用。 

  3.积极推进重点小城镇规划建设。围绕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要素支撑平台,坚持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大力推进20个左右的重点小城镇建设,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县城为骨干、以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各县区要统筹搞好小城镇规划,大力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在2010年制定出台“三个集中”的指导性文件。 

  (二)以城乡基础建设为切入点,夯实以城带乡的发展基础。 

  1.统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的力度,下决心做好农村水、电、路、气、电视、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配套,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城乡公路网规划修编和调整,完善干线公路网、聚集区和中心村路网,实施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网建设的对接工程,到2010年实现行政村全部通油(水泥)路,到2012年60%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都通上油路和水泥路,形成市域高速公路网、多通道路网、县道公路网、旅游公路网、乡村公路网等“五网”配置合理的交通体系。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力度,今后3年每年解决8—10万人的饮水安全,到2012年全面解决全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居民集中居住区尽可能修建集中供水工程,川区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从2009年开始到2012年,全市完成12万户农村危旧房的改造任务。完善城乡一体的供电网络,逐步实现同网同价。 

  2.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重点河道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完善灌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发展及推广高新节水灌溉技术,加快推进各类大中型水利工程更新改造建设,支持引大、引洮工程配套建设,增强抗旱防汛能力。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小型提灌站、集雨工程、库塘工程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灌溉供水保障能力。继续加大引大秦王川灌区调蓄水塘建设力度,到2010年累计改建新建水塘1000座。加快三电、西电等7处大型泵站更新改造步伐,确保3—5年内完成全市大型泵站更新改造任务,到2014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0万亩左右。 

  3.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监测。认真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等重点建设工程,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巩固南北两山绿化和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高效的农业生产生态防护体系、城乡宜居的森林生态环境体系、持续稳定的生态安全体系,逐步形成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通道(水系)林荫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的城乡绿化一体化格局。加强城乡污染综合治理,以改水改厕、垃圾集中处理、养殖业废弃物无污染治理、农村沼气建设、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等为重点,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大力推广沼气、秸秆利用等生物质能及小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和可再生利用技术,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积极推行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每年新建农村生态家园沼气池8000户以上。 

  (三)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培育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 

  1.大力推进工业集中集约发展。围绕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生物医药、能源电力、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及产业链的延伸,结合工业企业出城入园,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推动西固石化工业园、中川空港循环工业园、高新区彭家坪园区和兰州东城区物流园区等产业园区和九州开发区、和平开发区的规划建设,把园区和开发区建设成为城乡产业对接和承接的平台,引导新上项目和技改扩建项目向工业集中区和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培育形成一批战略性、成长性强的主导产品,打造一批具有知识产权、高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经济增长极。 

  2.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扶持力度。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优化整合农业区域资源,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全面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科学确定区域发展重点、制定区域产业发展指导性规划。要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在发展规模、设施配套、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建设秦王川、小康营、青土坡、三川口、西津坪等5个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到2012年,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4万亩。要大力扶持发展以高原夏菜、百合为主的蔬菜产业,经过3到5年的努力,建成以榆中川区、红古川、秦王川、庄浪河谷、西岔川为主的蔬菜产业片区,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以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研究制定鼓励扩大生产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产品销售网络体系,提高农民积极性。对高原夏菜、百合、玫瑰、红提葡萄、西甜瓜及奶牛、生猪、肉羊等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化的重点产业,由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重点扶持,以加快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格局。 

  3.促进三次产业互动发展。按照“工业主导、三业并举、优化结构、集约发展”的思路,建立城乡产业合理布局与互动发展的导向机制,加快城乡产业对接、项目对接和生产要素对接。要以各类园区、重点项目建设为载体,围绕工业主导产业的区域性分布,促进工业集约集群发展。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依托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加快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以菜市场、综合超市、放心粮油、再生资源为主的民生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观光、特色餐饮、商贸物流等新型服务业。要大力发展城市农业,建设一批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实现设施农业的规模化、集群化。通过城乡产业的融合,推动市域内、县域内产业梯度转移,加快形成一二三产业相互配套、融合发展的多条产业走廊和产业带。 

  4.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农字号”龙头企业发展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任务,积极提供政策和资金扶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在用地方面,优先安排涉农企业的用地需求,全额返还土地出让金。在政策方面,把农业产业化企业建设列入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范围,享受市场准入、贷款担保等优惠政策。在投入方面,对市级以上的43家龙头企业由市财政列支专项资金予以扶持。 

  5.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在集体资产清产确权的基础上,通过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或公司制企业的方式,加强对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把招商引资与发展集体经济相结合,鼓励以市场化方式对集体资产进行托管经营。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市场前景好、能有效解决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四)以卫星城和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1.突出抓好秦王川综合开发。按照“一核二心、一轴两廊、扇面放射、均衡分布”的总体布局,加快秦王川小城镇建设步伐,坚持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业园区建设和推进城镇化建设“三位一体”,在秦王川地区全面尝试推行包括“三个集中”、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基层治理机制创新等经验做法,充分发挥水利资源、土地资源、交通资源和改革试点的政策优势,力争把秦王川地区打造成以中川新区为中心,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卫星城、全市最大的产业聚集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示范窗口。 

  2.加快小城镇建设。按照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小城镇建设,对3县县城和红古区海湾镇等中心城镇和和平、夏官营、忠和、东川、新城等近郊镇,重点加快市政设施建设,加强与市区基础设施的衔接,承接市区产业转移;对和平、定远、金崖等小城镇群,重点加强镇与镇之间的交通建设,为未来发展成为小城市打好基础;对青城、什川、连城、苦水、花庄、西岔、甘草店、中堡、河桥、平安等旅游型、农副产品加工、集散和综合物流型、工业服务型远郊特色小城镇,既注重发展特色产业,也紧抓农业不放松,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远郊的区域中心乡镇,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水平,提高城市、县城、区域中心乡镇、重点镇的公路级别,改善中心乡镇到区域其他乡镇、村的公路状况,使中心乡镇的公共服务能尽快扩散到周边乡镇和村。到2012年,每个县区建成1—2个产业优势明显、发展环境良好的经济强镇和中心镇。 

  3.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在全面完成无形改造的基础上,加快城中村聚集点建设步伐,配套解决好农民身份转变和土地被征用后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确保“十一五”末完成城中村改造任务。按照城市社区管理的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规章制度,加快社区建设,整治脏乱差现象,切实做到管理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环境优美化。要把城镇可盘活存量资产推向市场,实行资本营运,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滚动发展之路。 

  4.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按照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城郊村重点加快改造提升力度,推进农村转社区、农民转市民,加速城乡对接融合;川水地区重点扩大新农村建设覆盖面;山区贫困村要把重点放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上。同时,健全扶贫开发机制,以县区为单位,在实施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的基础上,逐步向连片开发拓展,每年组织实施20个左右的整村推进项目,到2014年,全市生态移民3万人左右,榆中北山和南山、永登西北部山区、七里河后山“四大贫困片区”144个村、20万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稳定解决,2/3以上的人口向致富迈进。 

  (五)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衡为目标,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1.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调整、建设、改革、提升”的思路,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组织实施学校危房改造工程、百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职业教育发展工程、素质教育推进及质量提升工程、师资素质提升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教学及实验设备配备更新工程等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四个集中”(高中教育向城市集中,初中教育向城镇集中,小学教育向乡镇集中,小学教学点向中心村集中)。到2010年年末,全市完成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任务,完成学校危房改造建设任务,完成百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任务,较好地解决农村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办学效益低的问题。到2014年末,城乡之间和各级各类教育统筹协调均衡发展的布局基本形成,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得到更大发展,教育条件和教育质量得到根本性提高。 

  2.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减少农民就医自费项目、扩大用药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提高合作医疗统筹层次。通过建立全市统一的新农合管理制度,加强对全市参合农民在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工作的管理,实现全市8县区农民在省、市两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享受现场直报。同时,要扩大新农合覆盖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展异地参合、异地结报工作,方便市内跨县区流动人口就近就医。整合城乡卫生资源,搞好区域卫生规划,建立健全以市、县中心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纽带、中心村(社区)卫生室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办好县区医院,加强区域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和医务人员互派交流工作,加强农村医疗人员培训和医疗设备投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到2012年中心村卫生室达到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标准。总结推广榆中县贡井卫生院由县医院托管提升服务能力的“贡井模式”,为农民就医保健提供保障。加强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到2012年底计划生育事业费人均达到30元。 

  3.繁荣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实施惠民文化体育工程,加强县区、乡镇、村文化体育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及村(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服务功能。支持农民兴办文化演出团队,引导城市文化体育组织到农村拓展服务,建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实现广播电视等文化共享服务“村村通”,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支援农村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各类群众文化和公共文化事业,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和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4.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3年内全市普遍建立健全乡镇和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性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信息服务。加快“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到2012年,全市全部行政村建成农村商务服务网点。健全城乡邮政服务体系,在全市行政村分期分批建立适应当地农村发展水平,满足农民邮政通信需求,配套设置邮政设施能够及时安全接转邮件报刊的新型村邮站,基本实现邮件接转到户,妥投率达到100%。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重点发展一批示范性专业合作组织,切实提高家庭经营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力争到2014年80%的农民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5.加强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以农村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养现代新型农民为目标,以加强农村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着力点,抓住培训、吸引、使用三个环节,整合资源,创新机制,认真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全力抓好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劳动力培训和人才智力援助,强化农村教育、卫生、文化、法律及农业科技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到2012年,力争每年对乡村医疗卫生人员培训一遍,对全市行政村两委会班子成员轮训一遍,每年组织10万人次以上的农民参加实用技术培训,每年选派10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及以下基层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或帮助工作。 

  (六)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活力。 

  1.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明确市、县区、乡镇三级的事权和财权,合理划分市、县区政府事权和财政收入范围,确保县级政府财权和事权的统一。规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健全一般性财力转移支付范围。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和领域,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优化支出结构,将财力向农村倾斜,投资向农村转移,确保每年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量高于上年。探索建立支持村级事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提高公共财政的资金运行效率,采取财政贴息、适当补助、税收减免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向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延伸。为有效解决统筹城乡的资金制约问题,积极探索成立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政策性投资公司,改变政府对项目资金的管理模式,构建支持农村发展的新型资金平台。  

  2.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按照“确权是基础、流转是核心、配套是保障、农民增收致富是目的”的工作思路,在坚持和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护农民利益的基础上,以“还权赋能”为核心,稳步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房屋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权确权颁证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和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提倡农村土地使用权和农民房屋所有权进入市场流动和产权抵押担保贷款,实现农村资源变资本。规范开展农村土地交易所土地实物交易和指标交易试验,争取条件成熟时发展成为城乡一体化的土地交易市场。鼓励农村居民自愿联建住宅和相对集中居住。巩固完善城镇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城镇土地招拍挂工作。开展国土规划编制试点,在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变的前提下推行年度用地指标的弹性管理。改革征地制度,探索开展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和实施分离改革试点,建立征地补偿安置标准适时增长机制及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联动机制。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搭建农村产权平台,成立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在市域内探索健全城乡建设用地置换和跨区域耕地占补平衡市场化机制,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 

  3.实行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对本市户籍人员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推进以居住和就业地登记制度为重点地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为户口迁移为基本条件的人口流动制度,引导人口随就业和住房在各城镇合理、有序流动。通过土地或宅基地换住房等方式鼓励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家庭自愿退出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进入城镇安家落户,享有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结合农民工迁居城镇,加快“城中村”、城镇危旧房、工矿棚户区改造步伐,探索在“城中村”改造中留出适量土地由转为市民的当地居民组织经济实体进行开发。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常住人口为基础的社会管理、财政投入、转移支付和考核评价制度体系。 

  4.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城乡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网络,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便利的就业信息服务,实现城乡比较充分就业。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农村社会救助对象全覆盖,推进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灵活转续。完善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险制度。探索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挂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联动调整机制,缩小城乡低保差距。探索创新保障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信息网络。 

  5.构建支持城乡一体化的金融体系。着眼于加快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提高财政资金投入“三农”的绩效,加快支农资金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的整合运用,集中资金保障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关键环节的投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通过市场化途径,集聚信贷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引导各种资源投入城乡建设。发挥金融支农作用,加快发展地方金融业,改善农村金融服务,鼓励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新型投资开发组织,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扶持建立一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小额担保公司,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确保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建立完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允许农村土地使用权和农民住房实现担保,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参与农村资本市场开发,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全的农村金融体系,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七)以深化改革发展为动力,改善统筹城乡发展环境。 

  1.构建统筹城乡的行政管理体系。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市、县区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按照“简权放政、重心下移、服务基层”的思路,简化审批程序,加强事前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健全四级高效便民服务体系,合理划分市、县区、乡镇三级政府管理权限,增强区县统筹管理能力,完善乡镇综合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完善公共决策的调查制度、公示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 

  2.推行规范化的社会管理。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目标,积极推进中心村社区化管理,完善社区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加强农村道路、电力、邮政、信息、商务、供气、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绿化等公共设施建设。健全民主监督和参与制度,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党务、政务、村(居)务和公益事业的办事公开制度。 

  3.着力改善市场经济环境。树立在全球化新形势下求生存、谋发展的进取意识,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努力消除制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公平、透明、平等的投资、建设和干事创业环境,保持社会稳定繁荣,营造和谐顺畅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到兰州发展创业。 

  4.统筹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以“三争一促”为活动平台,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统筹城乡党建资金、人才资源、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实现城乡基层党建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长效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整体工作水平,发挥好基层组织的保证作用。统筹支部建设,开展城市党组织和农村党组织结成互帮互助对子,定期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探索建立支部+协会,把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把党支部一班人的力量凝聚在产业链上,把党员干部的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模式。统筹党员管理,建立党员信息库,加强党员动态管理,健全城乡一体、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党组织配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制度。建立一套科学、民主、实用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处理好乡镇和村社、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村级组织和村民之间的关系。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真正给予倾斜。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由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参加的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组织协调机构,下设办公室,承担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协调、服务指导、督导落实和调查研究工作。 

  (二)明确工作分工。规划方面,由市规划局牵头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完成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规划;由各县区政府和市建管委、市规划局牵头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完成以县城和小城镇为重点的城镇网络体系规划;由市发改委牵头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完成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规划;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完成城乡一体的土地利用规划;由市环保局、市林业局牵头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完成城乡一体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由市新农村办和各县区政府牵头负责,完成全市近郊和川水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由市扶贫办牵头负责,3县和七里河区政府配合,完成农村扶贫开发专项扶持规划。政策方面,由市财政局牵头负责,探索创新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财政体制;由市金融办牵头负责,探索构建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金融体系;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探索建立城乡基本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负责,探索建立农村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由市环保局、市林业局牵头负责,探索建立城乡发展环保约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城中村改造办牵头负责,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制度;由市公安局牵头负责,探索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新机制。 

  (三)切实增加投入。从2009年开始市级财政每年用于农村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当年度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其中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投入每年不低于5000万元。同时要采取重点扶持和面上扶持相结合的办法,由市、县区财政筹集资金,对全市各行政村给予扶持,重点支持村级基础建设、集体经济发展和重点产业培育等。 

  (四)形成改革合力。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协调领导小组总负责,日常工作和协调工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各部门和县区要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强力推进”的原则,牢固树立大局观念,打破条块分割,整合各类资源,主动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工作重心,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抓好具体项目、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努力形成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格局。要建立经常性工作沟通机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政策、资金。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群众在决策参与、投资投劳、建设管理和受益等方面的主体地位,广泛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 

  (五)积极营造氛围。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切实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重大决策上来,深刻认识和把握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时代性、紧迫性特征,不断消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旧思维、旧观念、旧体制、旧机制、旧办法的束缚。坚持围绕大局开展工作,从既得利益中解放思想,努力以富有时代特征的理念、敢为人先的精神、创业实干的作风,不断把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推向深入。 

  (六)加大督查力度。全市要把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实绩作为考核各级干部实绩的重要内容,建立改革试验推进考核管理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对改革试点工作的督促考核。要建立相应的统计评价制度、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和奖惩机制,把各项工作量化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实行目标责任制,认真抓好落实。各级组织、纪检、监察以及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