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
- 时间:2009-03-12
- 点击:0
- 来源:
一、2007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省委、省政府确定2007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为增长15%。2007年,各市州、各部门及项目建设单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以重大项目建设为龙头,认真落实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努力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明确目标,靠实责任,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2007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0.37亿元,比上年增长27.86%。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177.46亿元,增长27.17%(含房地产开发投资134.07亿元,增长37.2%);农村投资完成132.91亿元,增长34.33%。综合分析,2007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历史最好水平。2007年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总量迅速攀升。全省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6年净增285.5亿元,增速比2006年提高10.67个百分点,创我省历史最好水平。投资增速逐月上升,从1—3月的18.11%增加到12月底的27.86%,达到全年最高点,高于年初我省确定的15%的增长目标12.86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对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第二、三产业投资增长较快,第一产业投资仍需加强。第一产业全年投资完成69.12亿元,增长20.54%;第二产业投资完成597.87亿元,增长36.82%;第三产业投资完成643.38亿元,增长21.26%。第二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长比2006年分别高12.03和11.3个百分点,完成投资量分别占全社会完成投资量的45.6%和49.1%,二、三产业正在协调、快速发展。相比之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比2006年低16.41个百分点,完成投资量仅占全社会完成投资量的5.3%,比重偏低,今后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以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建设资金到位总体良好,国家补助投资对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过积极争取,2007年国家共安排下达我省建设项目国家补助资金和国债资金47.72亿元,比上年多4.21亿元。重点支持了我省农林水利、交通、能源、社会事业、党群政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廉租住房建设等一大批涉及生态保护、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项目建设,有效带动了社会投资,改善了社会薄弱环节和领域投资不足的现状。2007年城镇投资项目到位资金1256.78亿元(含上年末结余资金49.54亿元),同比增长33.04%。从资金来源分析,国家预算内资金到位108.4亿元,同比增长18.03%;国内银行贷款到位253.88亿元,同比增长39.22%;利用外资到位11.3亿元,同比下降22.87%;自筹资金到位663.72亿元,同比增长36.98%;其它资金到位169.94亿元,同比增长19.7%。城镇投资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良好,满足项目施工需要。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商品房销售情况良好。随着我省房地产开发市场逐步发育完善和开发秩序逐步规范,我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4.07亿元,增长37.2%,投资完成量比上年增加36.35亿元,增速比上年提高23.24个百分点。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854万平方米,增长16.6%,其中新开工面积696万平方米,增长23.2%;房屋竣工面积432万平方米,增长2.7%;房屋销售面积592万平方米,增长14.9%;销售额129.67亿元,增长41.3%;房屋空置面积16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6%,商品房销售情况良好。
(五)市州投资完成情况较好,行业投资增长不均衡。各市州严格按照年初与省政府签订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责任要求,狠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地区投资目标任务的完成。在各市州城镇完成投资中,增速高于全省增速(27.17%)的有庆阳、陇南、天水、定西、平凉等5个市,其中最高的市增速达47.73%,呈高位增长态势。根据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省政府对200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较好的陇南、定西、平凉、庆阳、甘南等5个市州进行了表彰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市州抓项目、促发展的积极性。全年城镇完成投资中,电力建设完成投资170.7亿元,增长55.8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79.28亿元,增长49.95%,采矿业完成投资57.15亿元,增长48.36%,水利建设完成投资9.82亿元,增长42.73%,均呈较快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受技术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等因素影响,兰渝铁路、西平铁路、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天水过境段高速公路等项目未按计划开工建设,以及受雨天明显增多影响,致使交通行业投资增幅下降。农村寄宿制学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项目,受国家下达专项资金投资计划时间推迟影响,年度形成投资量较少,使得教育投资增长不理想。
(六)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超额完成年初投资计划。省政府确定全省重点项目44项,总投资1325.7亿元,全年计划投资202.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8项,全年计划投资160.6亿元;新开工项目16项,全年计划投资42.1亿元。截止2007年底,全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2亿元,占年计划的114.4%,实际到位资金225亿元,占年计划的111%。其中,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78.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75.8亿元,分别占年计划的111.4%和109.5%;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53.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0.4亿元,分别占年计划投资的126.1%和119.7%。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石羊河流域2006年重点治理应急工程已基本建成,全省农村水利和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GZ45线嘉峪关至安西高速公路建成投运,我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16公里。华亭矿区煤矸石电厂、安西风电场、甘谷发电厂“以大代小”等电源项目建成投产,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28万千瓦,进一步提高了我省电力供应能力。兰铝26万吨/年电解铝大型预焙槽更新改造工程、白银公司铜冶炼厂制酸系统更新改造项目、酒钢公司不锈钢项目、金川公司兰州科技园发展项目的投产,促进了企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16个计划新开工项目中,除兰渝铁路控制性工程(甘肃段)正在进行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外,其它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二、2008年投资形势展望和工作重点
2007年,我省经济发展形势良好,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工业增势强劲,效益大幅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良好,为2008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方面还有:一是随着前几年投资建设的一批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的相继建成,制约投资较快增长的瓶颈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对经济发展和投资增长的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二是兰渝铁路、西平铁路等一批新的重大项目2008年将相继开工建设,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也进入施工高峰期,对投资增长将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三是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社会事业、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四是省政府建立了固定资产投资暨重大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主要协调解决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将会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促进投资增长。同时,分析2008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的形势,也有不利的因素,主要有:一是针对全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风险的增加,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企业融资环境趋紧,项目建设的门槛更高,对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将会产生很大影响。二是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国债规模预计将会进一步压缩,可供我省争取的资金也将随之减少,国家投资的带动作用将会减弱。三是部分市州缺乏大项目接续支撑,投资增速有可能下降。
综合判断,2008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将会保持平稳增长势头。随着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基数不断增大,2008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压力更大,任务更加艰巨。为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以上的目标,继续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领域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准确把握国家投资方向和动态,拓宽投资领域,认真抓好项目落实和推进工作。要主动适应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调控进一步加强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国家的投资方向,认真研究产业政策,明确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积极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省实际,引进和实施一批带动作用明显,并且能够壮大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项目。要进一步拓宽节能减排领域的投资项目,加快污水垃圾处理、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技术创新和改造等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支持。同时,要做好项目的精选和开发论证,在谋划项目上狠下功夫,全面提高项目储备层次,为争取国家和社会的投资创造条件。加强项目从策划、立项、招商到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协调配合,确保引进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二)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的项目投资工作,继续实施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要重点抓好农林水利、交通能源、工业企业、电源电网、城市基础设施等行业项目的投资落实和建设管理工作。同时,继续实施考核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投资目标责任约束机制,把投资任务分解落实到月度、季度和半年等进度指标,促使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加强项目组织和施工调度等建设管理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加快工程进度,争取尽早完成投资目标任务。
(三)狠抓建设资金落实,促使项目顺利实施。一方面,要加快项目建设资金的调度周转和拨付进度,保证国债资金、国家补助资金和省上安排的各类建设资金能够及时用于工程施工,形成新的投资增量。另一方面,要努力克服困难,加大市县财政性资金和企业自有资金的统筹力度,提高项目配套资金的到位率。要积极与金融机构衔接沟通,进一步做好银企对接工作,扩大贷款额度。在继续开展招商引资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提高引资规模和合同资金到位数,以及项目开工率。另外,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广泛吸纳民间资本进入到社会投资的各个领域。
(四)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促进新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对于新开工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要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阶段优化方案,完善工程设计,及时履行环评、土地等前期审批手续,加快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等工作。对于审批和核准项目,要在保证前期工作质量和严格按程序操作的基础上,加快进度,保证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要重点抓好盐环定扬黄二期工程、西安至平凉铁路、天水至平凉铁路、陇东煤炭基地、黄河黑山峡河段水电开发、酒泉风电基地及配套电网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地方政府和项目单位要积极配合,为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五)进一步规范和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和《甘肃省招标投标条例》精神,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保护,促进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部门、企业的合理流动。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切实强化项目资金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精神,切实从源头上把好项目开工建设关,维护投资建设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六)统筹协调,进一步优化产业投资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统筹解决城乡投资增长不平衡的矛盾,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小流域治理、乡村道路、乡镇卫生服务设施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建设,加强第一产业,带动农村投资快速增长;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内需,缓解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分依赖,逐步解决投资领域的结构性矛盾。
省委、省政府确定2007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为增长15%。2007年,各市州、各部门及项目建设单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以重大项目建设为龙头,认真落实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努力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明确目标,靠实责任,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2007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10.37亿元,比上年增长27.86%。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177.46亿元,增长27.17%(含房地产开发投资134.07亿元,增长37.2%);农村投资完成132.91亿元,增长34.33%。综合分析,2007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历史最好水平。2007年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总量迅速攀升。全省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6年净增285.5亿元,增速比2006年提高10.67个百分点,创我省历史最好水平。投资增速逐月上升,从1—3月的18.11%增加到12月底的27.86%,达到全年最高点,高于年初我省确定的15%的增长目标12.86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对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第二、三产业投资增长较快,第一产业投资仍需加强。第一产业全年投资完成69.12亿元,增长20.54%;第二产业投资完成597.87亿元,增长36.82%;第三产业投资完成643.38亿元,增长21.26%。第二和第三产业投资增长比2006年分别高12.03和11.3个百分点,完成投资量分别占全社会完成投资量的45.6%和49.1%,二、三产业正在协调、快速发展。相比之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比2006年低16.41个百分点,完成投资量仅占全社会完成投资量的5.3%,比重偏低,今后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以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建设资金到位总体良好,国家补助投资对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过积极争取,2007年国家共安排下达我省建设项目国家补助资金和国债资金47.72亿元,比上年多4.21亿元。重点支持了我省农林水利、交通、能源、社会事业、党群政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廉租住房建设等一大批涉及生态保护、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项目建设,有效带动了社会投资,改善了社会薄弱环节和领域投资不足的现状。2007年城镇投资项目到位资金1256.78亿元(含上年末结余资金49.54亿元),同比增长33.04%。从资金来源分析,国家预算内资金到位108.4亿元,同比增长18.03%;国内银行贷款到位253.88亿元,同比增长39.22%;利用外资到位11.3亿元,同比下降22.87%;自筹资金到位663.72亿元,同比增长36.98%;其它资金到位169.94亿元,同比增长19.7%。城镇投资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良好,满足项目施工需要。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较快,商品房销售情况良好。随着我省房地产开发市场逐步发育完善和开发秩序逐步规范,我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4.07亿元,增长37.2%,投资完成量比上年增加36.35亿元,增速比上年提高23.24个百分点。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854万平方米,增长16.6%,其中新开工面积696万平方米,增长23.2%;房屋竣工面积432万平方米,增长2.7%;房屋销售面积592万平方米,增长14.9%;销售额129.67亿元,增长41.3%;房屋空置面积16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6%,商品房销售情况良好。
(五)市州投资完成情况较好,行业投资增长不均衡。各市州严格按照年初与省政府签订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责任要求,狠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地区投资目标任务的完成。在各市州城镇完成投资中,增速高于全省增速(27.17%)的有庆阳、陇南、天水、定西、平凉等5个市,其中最高的市增速达47.73%,呈高位增长态势。根据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省政府对2007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较好的陇南、定西、平凉、庆阳、甘南等5个市州进行了表彰奖励,极大地调动了市州抓项目、促发展的积极性。全年城镇完成投资中,电力建设完成投资170.7亿元,增长55.8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79.28亿元,增长49.95%,采矿业完成投资57.15亿元,增长48.36%,水利建设完成投资9.82亿元,增长42.73%,均呈较快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受技术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等因素影响,兰渝铁路、西平铁路、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天水过境段高速公路等项目未按计划开工建设,以及受雨天明显增多影响,致使交通行业投资增幅下降。农村寄宿制学校、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项目,受国家下达专项资金投资计划时间推迟影响,年度形成投资量较少,使得教育投资增长不理想。
(六)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超额完成年初投资计划。省政府确定全省重点项目44项,总投资1325.7亿元,全年计划投资202.7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8项,全年计划投资160.6亿元;新开工项目16项,全年计划投资42.1亿元。截止2007年底,全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2亿元,占年计划的114.4%,实际到位资金225亿元,占年计划的111%。其中,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78.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75.8亿元,分别占年计划的111.4%和109.5%;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53.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0.4亿元,分别占年计划投资的126.1%和119.7%。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石羊河流域2006年重点治理应急工程已基本建成,全省农村水利和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GZ45线嘉峪关至安西高速公路建成投运,我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316公里。华亭矿区煤矸石电厂、安西风电场、甘谷发电厂“以大代小”等电源项目建成投产,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28万千瓦,进一步提高了我省电力供应能力。兰铝26万吨/年电解铝大型预焙槽更新改造工程、白银公司铜冶炼厂制酸系统更新改造项目、酒钢公司不锈钢项目、金川公司兰州科技园发展项目的投产,促进了企业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16个计划新开工项目中,除兰渝铁路控制性工程(甘肃段)正在进行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外,其它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二、2008年投资形势展望和工作重点
2007年,我省经济发展形势良好,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工业增势强劲,效益大幅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良好,为2008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方面还有:一是随着前几年投资建设的一批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的相继建成,制约投资较快增长的瓶颈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对经济发展和投资增长的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二是兰渝铁路、西平铁路等一批新的重大项目2008年将相继开工建设,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也进入施工高峰期,对投资增长将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三是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社会事业、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四是省政府建立了固定资产投资暨重大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主要协调解决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将会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促进投资增长。同时,分析2008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的形势,也有不利的因素,主要有:一是针对全国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风险的增加,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企业融资环境趋紧,项目建设的门槛更高,对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将会产生很大影响。二是国家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国债规模预计将会进一步压缩,可供我省争取的资金也将随之减少,国家投资的带动作用将会减弱。三是部分市州缺乏大项目接续支撑,投资增速有可能下降。
综合判断,2008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将会保持平稳增长势头。随着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基数不断增大,2008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压力更大,任务更加艰巨。为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以上的目标,继续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领域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准确把握国家投资方向和动态,拓宽投资领域,认真抓好项目落实和推进工作。要主动适应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调控进一步加强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国家的投资方向,认真研究产业政策,明确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积极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省实际,引进和实施一批带动作用明显,并且能够壮大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项目。要进一步拓宽节能减排领域的投资项目,加快污水垃圾处理、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技术创新和改造等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投资支持。同时,要做好项目的精选和开发论证,在谋划项目上狠下功夫,全面提高项目储备层次,为争取国家和社会的投资创造条件。加强项目从策划、立项、招商到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协调配合,确保引进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二)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的项目投资工作,继续实施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要重点抓好农林水利、交通能源、工业企业、电源电网、城市基础设施等行业项目的投资落实和建设管理工作。同时,继续实施考核责任制,进一步强化投资目标责任约束机制,把投资任务分解落实到月度、季度和半年等进度指标,促使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加强项目组织和施工调度等建设管理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加快工程进度,争取尽早完成投资目标任务。
(三)狠抓建设资金落实,促使项目顺利实施。一方面,要加快项目建设资金的调度周转和拨付进度,保证国债资金、国家补助资金和省上安排的各类建设资金能够及时用于工程施工,形成新的投资增量。另一方面,要努力克服困难,加大市县财政性资金和企业自有资金的统筹力度,提高项目配套资金的到位率。要积极与金融机构衔接沟通,进一步做好银企对接工作,扩大贷款额度。在继续开展招商引资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提高引资规模和合同资金到位数,以及项目开工率。另外,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广泛吸纳民间资本进入到社会投资的各个领域。
(四)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促进新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对于新开工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要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阶段优化方案,完善工程设计,及时履行环评、土地等前期审批手续,加快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等工作。对于审批和核准项目,要在保证前期工作质量和严格按程序操作的基础上,加快进度,保证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要重点抓好盐环定扬黄二期工程、西安至平凉铁路、天水至平凉铁路、陇东煤炭基地、黄河黑山峡河段水电开发、酒泉风电基地及配套电网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地方政府和项目单位要积极配合,为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创造条件。
(五)进一步规范和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和《甘肃省招标投标条例》精神,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保护,促进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部门、企业的合理流动。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切实强化项目资金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同时,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精神,切实从源头上把好项目开工建设关,维护投资建设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六)统筹协调,进一步优化产业投资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统筹解决城乡投资增长不平衡的矛盾,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小流域治理、乡村道路、乡镇卫生服务设施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建设,加强第一产业,带动农村投资快速增长;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内需,缓解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分依赖,逐步解决投资领域的结构性矛盾。
上一篇: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