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09-10-12
- 点击:1
- 来源:
一、2008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省政府确定2008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为增长17%,达到1533亿元。一年来,各市州、各部门及项目建设单位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履行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努力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2008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35.79亿元,比上年增长32.47%。其中,城镇投资完成1495.64亿元,增长27.02%;农村投资完成202.02亿元,增长52.0%。综合分析,2008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创1994年以来最好水平。2008年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总量迅速攀升。全省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7年净增425.41亿元,增速比2007年提高4.61个百分点,创我省1994年以来最好水平,高于年初确定17%的增长目标15.47个百分点,有力地拉动了全省经济较快增长。
(二)第一产业投资增长较快,第二、三产业投资平稳增长。在城镇完成投资中,第一产业全年投资完成56.52亿元,增长50.73%,同比加快30.19个百分点,增速较快。第二产业投资完成744.83亿元,增长30.5%,增速同比下降6.73个百分点,但完成量同比增加174.09亿元,增量显著,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第三产业投资完成694.29亿元,增长21.97%,增速同比基本持平。
(三)建设资金到位总体良好,争取国家补助资金增幅明显。全年共争取到建设项目国家补助资金95.33亿元,比上年增加了近1倍。其中,争取到2008年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37.43亿元,重点支持了我省农林水利、交通、能源、社会事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廉租住房建设等一大批涉及生态保护、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项目建设。2008年城镇投资项目到位资金1457.52亿元(不含上年末结余资金),同比增长20.73%。从资金来源分析,国家预算内资金到位169.86亿元,同比增长56.7%;国内银行贷款到位275.18亿元,同比增长8.39%;利用外资到位12.82亿元,同比增长13.45%;自筹资金到位792.04亿元,同比增长19.33%;其它资金到位207.62亿元,同比增长22.2%。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平稳,商品房销售呈下滑趋势。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70.69亿元,增长27.32%,投资完成量比上年增加36.62亿元。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呈现逐月下降趋势,其中,3月末增速最高,达46.06%,10月末增速最低,为25.82%,12月末又小幅上升至27.32%,升降总体比较平稳。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914万平方米,增长3.3%,其中新开工面积778万平方米,增长11.8%。受金融危机和全国房市低迷影响,商品房销售呈下滑趋势。全年房屋销售面积47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4%;销售额102亿元,同比下降20.9%。
(五)市州投资完成情况较好,行业投资增长不均衡。各市州严格按照年初与省政府签订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责任要求,狠抓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地区投资目标任务的完成。在各市州城镇完成投资中,增速高于全省增速(27.02%)的有临夏、陇南、庆阳、定西、平凉、酒泉等6个市州,其中最高增速达71.03%,呈高位增长态势。根据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经综合考核,省政府对2008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较好的平凉、庆阳、陇南、酒泉、临夏、兰州等6个市州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调动了市州抓项目、促发展的积极性。全年城镇完成投资中,教育完成投资32.01亿元,增长58.78%,农林水利完成投资68.75亿元,增长45.32%,电力建设完成投资245.75亿元,增长43.97%,采矿业完成投资77.38亿元,增长35.4%。这些行业是我省投资的着力点,也是与国家投资方向基本吻合的行业,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投资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受铁路投资下降、公路投资增长趋缓等因素影响,交通行业投资同比有所下降。
(六)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超额完成年初投资计划。省政府确定全省重点建设项目48项,项目总投资1640.5亿元,年计划投资376.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30亿元,占年计划的114.2%,到位资金396亿元,占年计划的105.2%。其中,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建成,全省农村水利和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兰青铁路二线、天水军民合用机场的建成投运,增强了全省交通运输能力;大唐西固热电公司热电联产“上大压小”改扩建工程、黄河柴家峡水电站和白龙江麒麟寺水电站的建成发电,使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38万千瓦,进一步提高了我省电力供应能力;金川公司富氧顶吹镍熔炼项目、兰铝3×300MW自备电厂建成投产,使我省大型骨干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2008年16个新开工项目全部实现了年内开工建设的目标。
二、2009年投资形势展望和工作重点
2008年,我省经济发展形势总体良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投资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较好,为2009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有利于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因素还有:一是随着近年来投资建设的一批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的相继建成,制约投资增长的瓶颈得到很大程度缓解,对经济发展和投资增长的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二是兰渝铁路、西平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成都至兰州铁路、涩宁兰天然气管道复线、750千伏永登—瓜州输变电工程、酒泉风电基地“十一五”风电场升压站项目、瓜州风电设备本地化示范项目、盐环定扬黄续建、庆化300万吨改扩建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2009年全面实施,进入投资高峰期,对投资增长将起到积极的拉动作用;三是国家实施扩大内需和刺激经济增长的宏观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农村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社会事业以及铁路、公路、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四是地震灾区城乡居民住房、受损基础设施等大批灾后恢复重建项目2009年将进入施工高峰,将会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的进一步增长;五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项目建设的融资环境将会进一步宽松。
同时,2009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也面临一些不利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断加深,工业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一些企业效益下滑,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不利影响;二是项目建设中征地拆迁矛盾突出,困难较大,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一定影响;三是部分市州缺乏大项目接续支撑,固定资产投资维持较低增速;四是地方配套资金落实难度加大,影响投资增长后劲;五是随着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基数不断增大,投资增长的难度也会进一步加大。
综合判断,2009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将会保持平稳增长势头。为实现省政府确定的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的目标,继续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领域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准确把握国家投资方向和动态,认真抓好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实施工作。以扩大内需为契机,准确把握国家的投资方向,认真研究产业政策,明确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积极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省实际,引进和实施一批带动作用明显,并且能够壮大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项目。着力抓好新增中央投资安排项目的建设实施工作,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抢抓施工时间,全力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加快廉租住房、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污水垃圾处理、技术创新和改造等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建设,进一步争取国家投资支持。同时,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启动编制,积极谋划一批产业结构调整、重大基础设施、地方财源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项目,全面提高项目储备层次,为争取国家投资和吸引社会投资创造良好条件。
(二)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的项目投资工作,继续实施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要重点抓好交通能源、农林水利、廉租住房、工业企业、电源电网、教育卫生、城市基础设施等行业项目的投资落实和建设管理工作。同时,继续实施投资目标考核,进一步强化投资目标责任约束机制,把投资任务分解落实到月度、季度和半年等进度指标,促使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加强项目组织和施工调度等建设管理工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加快工程进度,争取尽早完成投资目标任务。
(三)狠抓建设资金落实,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快项目建设资金的调度周转和拨付进度,保证国债资金、国家补助资金和省上安排的各类建设资金能够及时用于工程施工,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要努力克服困难,加大市县财政性资金和企业自有资金的统筹力度,提高项目配套资金的到位率。要积极与金融机构衔接沟通,充分用好用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措施,努力扩大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灾后重建、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等方面项目的贷款规模。通过各种形势继续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更加重视提高引资规模和合同资金到位率,以及项目开工率。要创新融资方式,通过经营权转让、股权转让等多种方式,盘活现有国有资产,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城市供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文化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促进新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对于新开工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要在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阶段优化方案,完善工程设计,及时履行环评、土地等前期审批手续,加快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等工作。对于审批和核准项目,要在保证前期工作质量的基础上,按照简政放权的原则,缩短办事程序,加快办理进度,保证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要加快兰州南绕城、临洮至渭源、成县至武都等高速公路,天平铁路南北延伸工程、敦煌至格尔木、兰州至临夏至合作铁路,陇南、平凉、张掖、夏河机场,兰州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继续改善发展条件。地方政府要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的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前期工作,加快进度,做好项目储备。
(五)进一步规范和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和《甘肃省招标投标条例》精神,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促进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部门、企业的合理流动。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切实强化项目资金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
(六)统筹协调,进一步优化产业投资结构。继续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统筹解决城乡投资增长不平衡的矛盾,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小流域治理、乡村道路、乡镇卫生服务设施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建设,加强第一产业,带动农村投资快速增长;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内需,缓解经济增长对投资的过分依赖,逐步解决投资领域的结构性矛盾。
(李东新 达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