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 时间:2009-03-12
- 点击:0
- 来源:
一、2006年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情况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全省项目前期工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发展抓项目”的工作思路,依照全省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省政府确定的建设重点,着力抓好进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做好向国家的争取、衔接和论证,努力推动项目前期工作。
(一)紧紧围绕推进“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规范前期项目管理
一是结合“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的制定,以公路、铁路、生态建设和石油、电力、煤炭等战略生态资源开发以及钢铁、有色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了“十大超百亿”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二是针对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围绕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实施项目,注重与国家产业政策对接,从项目前期工作入手,加大工作力度。三是规范前期项目管理,起草了《甘肃省重大前期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经省政府审查批准以甘政办发[2006]99号文下发执行。进一步明确了前期项目安排的重点和资金使用范围,按照“专户储存、滚动使用”的原则,强化了前期项目的安排和前期费资金使用的监督、考核和管理。前期费资金进一步投向资源开发、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社会公益性等领域,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纳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保证了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坚持“发展抓项目”,加快重大项目前期进度
1、交通。公路,以国道主干线高速化、省际通道高等级化、县乡公路通畅化和运输站场网络化为目标,重点加快了一批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在抓好牛背至天水、武威过境等已开工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天水至定西、天水过境以及利用亚行贷款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等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可研,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永登至古浪、康家崖至临夏等高速公路工程可研报告已报国家发改委待批。围绕落实“十一五”13000公里通乡道路建设目标,通过积极争取,2006年国家共安排通乡公路建设2610公里。
铁路,在实现兰武二线、武嘉电气化、嘉策铁路全面建成和兰青二线开工目标的基础上,重点抓好西南西北铁路大通道兰渝铁路前期工作,2006年6月通过了铁道部组织的预可研审查,10月完成可研报告,土地预审和环评报告编制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力争2007年开工建设。西平铁路可研报告已通过铁道部审查,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可研报告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
民航,面对国家民航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的新形势,根据全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8个改扩建和新建机场的建设任务。 2006年9月省政府与国家民航总局在兰州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快甘肃民航发展会谈纪要》,对于尽快启动“十一五”我省民航建设项目和资金的落实,提供了重要保障。金昌机场完成选址报告,陇南支线机场完成预可研基础资料及地质、地形、气象等相关前期工作。
2、 水利和生态建设。按照西部大开发“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要求,继续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抓好一批关系全省长远发展的水利、生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倍受全省人民关注的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于2006年11月20日全面开工建设。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在积极做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报批工作的同时,围绕重点治理应急工程,积极开展前期工作。西营、清源、环河等应急项目的可研、初设均于年内完成所有报批工作,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下达当年投资1亿元,各项工程进展较好。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06年3 月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在北京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了评审,2006年6月国务院西部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等有关部委专门听取了我省对《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修订情况的汇报,8月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10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了评估。
3、 能源建设。围绕“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500万吨,力争新增水电装机100万千瓦以上、火电装机800万千瓦、风电装机100万千瓦,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的目标,在继续加大煤田地质勘探力度的同时,加快一批重点矿井改扩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
陇东煤田勘探。通过省上加大对陇东煤田勘探前期投入,先后完成了正宁南部、宁县南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探明煤炭资源储量31.37亿吨,宁县中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全面启动。
电力在做好全省电力电网规划的同时,加快重点电源建设的前期工作。完成西固热电厂“以大代小“、兰州二热扩建、酒泉热电厂、武威热电厂、天水热电厂等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靖远一期扩建、景泰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黄河黑山峡小观音电站,完成该河段梯级开发方式规划补充论证、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及23项主要断层活动性评价等专题研究。
我省是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四大风电基地建设之一,以安西百万千瓦风电场建设为重点,制定了全省风电发展规划和安西、昌马等风电场总装机60万千瓦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全面完成。
4、 陇东石化基地建设。围绕加快庆阳石油化工基地建设, 2006年3月省政府与中油公司共同签署了《庆阳地区经济发展与陇东油区整体开发会议纪要》,达成了加快陇东石化基地建设的协议。庆化300万吨搬迁改造项目,可研报告已通过中油评审,我省配合的项目备案、安评工作基本完成;项目环境评价、用地审查等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5、重点公益性项目。基础测绘完成张掖、酒泉、嘉峪关测区1:1万数字化图测绘12750平方公里/500幅;完成1:1万数字化图测绘任务11.5万平方公里/4500幅,占全省面积27%,占省级基础测绘应测面积54.6%。全省党员教育基地,完成规划,消防一审、二审和方案设计审查。甘肃会展中心完成东段场地平整及污水沟回填工作,平整面积210亩;控制性详规方案设计工作全面完成;已完道路、管网规划设计及土地评估、勘察工作。
二、2007年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关键的一年,也是省政府颁布《甘肃省重大前期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的第一年。全省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要以“抓项目、促发展”为核心,围绕省政府确定的建设重点和“十一五”规划目标,继续将涉及全省重大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开发、特色优势培育发展、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和社会公益性等方面项目作为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加大对煤炭等重点矿产资源的勘探,推进重大交通、能源、铁路、水利前期项目前期工作,以及农业产业化和社会公益性前期项目。加快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酒钢150万吨碳钢冷轧、庆化公司搬迁改造项目、宁县中部煤炭资源勘探开发、黑山峡小观音水利枢纽、兰渝铁路、西安至平凉铁路,西峰至长庆桥至风翔路口高速路,康家崖至临夏高速公路,兰州中川机场改扩建项目,金昌机场、世行贷款甘肃文物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基础地图测绘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全省项目前期工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发展抓项目”的工作思路,依照全省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省政府确定的建设重点,着力抓好进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全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做好向国家的争取、衔接和论证,努力推动项目前期工作。
(一)紧紧围绕推进“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规范前期项目管理
一是结合“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的制定,以公路、铁路、生态建设和石油、电力、煤炭等战略生态资源开发以及钢铁、有色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快了“十大超百亿”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二是针对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围绕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实施项目,注重与国家产业政策对接,从项目前期工作入手,加大工作力度。三是规范前期项目管理,起草了《甘肃省重大前期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经省政府审查批准以甘政办发[2006]99号文下发执行。进一步明确了前期项目安排的重点和资金使用范围,按照“专户储存、滚动使用”的原则,强化了前期项目的安排和前期费资金使用的监督、考核和管理。前期费资金进一步投向资源开发、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社会公益性等领域,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纳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保证了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坚持“发展抓项目”,加快重大项目前期进度
1、交通。公路,以国道主干线高速化、省际通道高等级化、县乡公路通畅化和运输站场网络化为目标,重点加快了一批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在抓好牛背至天水、武威过境等已开工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天水至定西、天水过境以及利用亚行贷款武都至罐子沟高速公路等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可研,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永登至古浪、康家崖至临夏等高速公路工程可研报告已报国家发改委待批。围绕落实“十一五”13000公里通乡道路建设目标,通过积极争取,2006年国家共安排通乡公路建设2610公里。
铁路,在实现兰武二线、武嘉电气化、嘉策铁路全面建成和兰青二线开工目标的基础上,重点抓好西南西北铁路大通道兰渝铁路前期工作,2006年6月通过了铁道部组织的预可研审查,10月完成可研报告,土地预审和环评报告编制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力争2007年开工建设。西平铁路可研报告已通过铁道部审查,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可研报告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待批。
民航,面对国家民航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的新形势,根据全省“十一五”规划确定的8个改扩建和新建机场的建设任务。 2006年9月省政府与国家民航总局在兰州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快甘肃民航发展会谈纪要》,对于尽快启动“十一五”我省民航建设项目和资金的落实,提供了重要保障。金昌机场完成选址报告,陇南支线机场完成预可研基础资料及地质、地形、气象等相关前期工作。
2、 水利和生态建设。按照西部大开发“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要求,继续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抓好一批关系全省长远发展的水利、生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倍受全省人民关注的引洮供水一期工程于2006年11月20日全面开工建设。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在积极做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报批工作的同时,围绕重点治理应急工程,积极开展前期工作。西营、清源、环河等应急项目的可研、初设均于年内完成所有报批工作,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下达当年投资1亿元,各项工程进展较好。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06年3 月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在北京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了评审,2006年6月国务院西部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等有关部委专门听取了我省对《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修订情况的汇报,8月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10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了评估。
3、 能源建设。围绕“十一五”期间全省新增煤炭生产能力1500万吨,力争新增水电装机100万千瓦以上、火电装机800万千瓦、风电装机100万千瓦,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的目标,在继续加大煤田地质勘探力度的同时,加快一批重点矿井改扩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
陇东煤田勘探。通过省上加大对陇东煤田勘探前期投入,先后完成了正宁南部、宁县南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探明煤炭资源储量31.37亿吨,宁县中部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全面启动。
电力在做好全省电力电网规划的同时,加快重点电源建设的前期工作。完成西固热电厂“以大代小“、兰州二热扩建、酒泉热电厂、武威热电厂、天水热电厂等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靖远一期扩建、景泰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黄河黑山峡小观音电站,完成该河段梯级开发方式规划补充论证、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及23项主要断层活动性评价等专题研究。
我省是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四大风电基地建设之一,以安西百万千瓦风电场建设为重点,制定了全省风电发展规划和安西、昌马等风电场总装机60万千瓦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全面完成。
4、 陇东石化基地建设。围绕加快庆阳石油化工基地建设, 2006年3月省政府与中油公司共同签署了《庆阳地区经济发展与陇东油区整体开发会议纪要》,达成了加快陇东石化基地建设的协议。庆化300万吨搬迁改造项目,可研报告已通过中油评审,我省配合的项目备案、安评工作基本完成;项目环境评价、用地审查等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5、重点公益性项目。基础测绘完成张掖、酒泉、嘉峪关测区1:1万数字化图测绘12750平方公里/500幅;完成1:1万数字化图测绘任务11.5万平方公里/4500幅,占全省面积27%,占省级基础测绘应测面积54.6%。全省党员教育基地,完成规划,消防一审、二审和方案设计审查。甘肃会展中心完成东段场地平整及污水沟回填工作,平整面积210亩;控制性详规方案设计工作全面完成;已完道路、管网规划设计及土地评估、勘察工作。
二、2007年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关键的一年,也是省政府颁布《甘肃省重大前期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的第一年。全省重点项目前期工作要以“抓项目、促发展”为核心,围绕省政府确定的建设重点和“十一五”规划目标,继续将涉及全省重大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开发、特色优势培育发展、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和社会公益性等方面项目作为项目前期工作重点,加大对煤炭等重点矿产资源的勘探,推进重大交通、能源、铁路、水利前期项目前期工作,以及农业产业化和社会公益性前期项目。加快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酒钢150万吨碳钢冷轧、庆化公司搬迁改造项目、宁县中部煤炭资源勘探开发、黑山峡小观音水利枢纽、兰渝铁路、西安至平凉铁路,西峰至长庆桥至风翔路口高速路,康家崖至临夏高速公路,兰州中川机场改扩建项目,金昌机场、世行贷款甘肃文物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基础地图测绘重大项目前期工作。
上一篇:2006年重点项目前期工作
下一篇:2010年重大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