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2008年农业和农村经济
  • 时间:2009-03-14
  • 点击:0
  • 来源:
    一、2007年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2007年,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要求部署,不断加大农业投入和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应对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28.92元,较上年增长9.13%;粮食总产量在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夏粮减产22.1万吨的情况下,总产仍达到824.43万吨,较上年增长2.03%,实现了全省粮食第四个连续丰收年,为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份;肉蛋奶等畜禽产品总产量达到150万吨,较上年增长3.4%;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2440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4%,较上年增加94万亩;以肉牛、肉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发展迅速;乡镇企业稳步发展,全省龙头企业达到1516家,较上年增加197个;各种形式的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及技能培训121.83万人,输转农村劳动力587.2万人次,劳务收入突破200亿元;新农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农业领域重点项目争取和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规划、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规划先后获得国家批复;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引洮供水一期工程超额完成年内主洞掘进12公里目标。农村六小工程建设力度加大,年内完成草原围栏870万亩;建成户用沼气12.7万户;解决了91.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小水电装机17.6万千瓦;新增梯田面积70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7万亩;新建改建乡村公路1.6万公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力度继续增强,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四期、重点公益林补偿、防沙治沙等项目实施顺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13.42%。
    虽然2007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薄弱,综合生产能力不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还不强;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民收入水平总体偏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短缺,贷款难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农村经济发展还比较滞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民生产存在“盲目”现象,部分农产品出现“卖难”问题。
    二、2008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200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主题,对农业和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贯彻中央精神,省委以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2008年甘肃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深入开展扶贫开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积极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实现上述目标,2008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要把握以下重点:
    (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在高度重视粮食、肉蛋奶和蔬菜等农产品生产,认真落实“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和 “菜篮子”市长责任制,全面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全省粮食面积稳定在3800万亩以上的同时,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抓好草食畜、马铃薯、果品蔬菜、酿造原料、制种和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不断巩固和扩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促进特色产品不断向优势产区集中,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优势农业产业带和产业区。大力推广旱作与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等各种高新农业适用技术。积极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推进清洁生产,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继续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好。继续整合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力广的龙头企业集团。切实增强品牌意识,积极支持企业品牌创建,加快培育名优品牌。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全面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一步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引导和鼓励农民按照自愿的原则,依法兴办和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认真抓好2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点建设。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有效办法,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突出加强以水利建设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
    坚持把水利建设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抓好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重点加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九甸峡水利枢纽、引洮供水一期、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以及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继续抓好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和引大入秦、南阳渠等项目的配套建设,确保项目效益的总额发挥。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以小型水利工程、中低产田改造、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农田节水、防汛抗旱等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三北”四期、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建设,认真做好敦煌生态、刘家峡库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一期等项目实施,加强森林、湿地保护和荒漠化治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三)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和劳务经济发展,着力促进农民增收
    扶贫开发和劳务经济发展,是实现农民脱贫、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在扶贫开发工作上,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紧紧瞄准农村贫困人口,以改善生产条件、发展扶贫产业、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着力做好整村推进,搞好连片开发和整区域开发。要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完善资金分配方法,扩大“农村互助资金”和扶贫贴息试点范围,加强扶贫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扶贫开发工作水平。继续搞好扶贫开发社会帮扶工作。在劳务经济发展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为农民外出务工和转岗就业创造条件。抓住当前国内劳务市场劳动力紧缺的时机,在巩固现有劳务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的劳务输转基地。鼓励和支持劳务中介组织参与劳务输转,提高有组织输转的比例。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等各项法规,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有效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农民工生活务工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通过努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人均纯收入增幅7%以上。
    (四)继续加强以农村“六小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针对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看病难”等问题,今年要继续抓好以“六小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力争解决1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建设农村沼气15万户;完成中低产田改造32万亩;兴修梯田60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0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00平方公里;新增农村小水电装机16万千瓦;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
    (五)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着力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中央要求,在农村改革上,今年要继续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落实和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切实保护农民土地权益。重点抓好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妥善处置乡村债务等工作。在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的同时,要着力抓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市场体系建设。要适应市场需要,加大市场建设投入,加强农产品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改善仓储基础条件,培育、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立和完善流通营销网络。加快发展现代流通,积极开展网上交易和物流配送,切实促进农产品营销。加强市场监管,搞好农资供应,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加强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控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队伍建设,健全疫情测报网络,强化疫情监测和防控,提高预警预报和防控能力。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基础免疫,有效防控禽流感、蓝耳病、口蹄疫等疫情发生和蔓延。加强外来有害生物防治,进一步做好小麦冬锈病和苹果蠹蛾等病虫害的防控工作。加强农业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认真实施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系统工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适时开展人影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加强抗旱防汛和森林、草原防火等工作,提高应急处置和抗灾防灾能力。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机制,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有效降低灾害损失。
    (六)巩固和扩大试点成果,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省上的统一部署,今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围绕试点开展工作,在以点带面上求突破。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巩固扩大试点成果。要突出工作重点,全面协调推进。在搞好生产发展的同时,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健全完善农村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搞好村容村貌整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乡风文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加强协作配合,搞好指导服务。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认真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抓好工作落实。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帮助试点单位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发现和总结试点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动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