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2009年工业经济
  • 时间:2009-10-12
  • 点击:0
  • 来源:

一、2008年工业经济发展情况<?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2008年,全省工业突出结构调整这一主题,加快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以增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为重点,以强化节能降耗为着力点,继续支持传统支柱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现了总量和效益的同步较快增长。受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全省石化、有色、冶金等支柱行业呈现前高后低走势。2008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221.66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135.17亿元,比上年增长9.5%规模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69亿元,比上年下降68.24%

(一)支柱行业保持较快增长石化、有色、冶金、食品、机械等支柱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6.21%,其中石化、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等行业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随着全省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2008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1.06亿元,同比增长16.9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原油加工量1384.63万吨,比上年下降2.98%;十种有色金属166.05万吨,增长17.17%,其中铝95.82万吨、铜36.73万吨,分别增长25.84%14.23%,镍、铅、锌产量为10.432.0820.77万吨,分别同比下降7.29%27.11%10.58%;钢材577.3万吨,下降3.31%2007年生产卷烟77.9万箱,继续保持对全省工业增长和财政收入的较大贡献率。

(二)推进项目建设和结构调整。在国家发改委的具体指导和国家有关部门及武警黄金部队的支持下,阳山金矿开发招标转让取得积极进展,完成安坝里南段探矿权招标转让协议签订,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与金川公司及甘肃小厂坝铅锌有限公司签署共同出资协议和章程,完成法人组建及公司注册登记。与中核集团共同协调推进404厂核乏燃料后处理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厂址查勘报告和初可研报告通过国防科工委组织的专家审查,目前等待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审批项目建议书。兰铝自备电厂、电解铝节能降耗改造,金川公司富氧顶吹镍熔炼和蓝星集团20万吨甲醇项目建成投产。加快风电设备本地化制造,金风科技公司风力发电机总装等项目开工建设,白银中科宇能公司年产500台套风电叶片项目当年建成投产。加快酒钢集团公司150万吨碳钢冷轧、白银公司铜冶炼污染治理、金川公司1万吨/年羰基镍和5000/年羰基镍铁、中铝连城分公司25万吨高精度板带箔用铝合金扁锭及工业交通用铝合金圆锭、中油庆阳石化270万吨搬迁改造集中加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5万吨丁腈橡胶、华亭中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0万吨甲醇、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10万吨TDI扩能改造等在建项目建设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637.93亿元,比上年增长30.0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36.75%白银和玉门分别列入国家首批和第二批资源枯竭型转型试点城市,组织论证白银公司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规划,推进白银全面开展经济转型工作。严格按照行业准入条件,对全省铁合金、电石生产企业进行核查和改扩建项目备案,有87户铁合金企业和1户电石企业已申报国家2008年公告,全省淘汰铁合金行业落后产能7.8万、电石行业落后产能4.9万吨。

(三)编制实施灾后重建专项规划。为指导我省灾区工业、农业、旅游、及文化产业灾后重建和发展,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8 个重灾县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积极争取将灾区建设及支持重建的重点项目列入国家规划,包括支持白银公司厂坝李家沟铅锌矿、成州矿业重建、宝徽公司铅锌冶炼系统扩建、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阳山金矿开发以及酒钢榆中钢厂产品结构调整等项目,支持陇南、甘南等地建设2000吨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等。同时,及时研究提出保障灾后重建建材供应的意见。从6月开始对灾区水泥生产企业暂停执行差别电价、暂免征收石灰石资源税、对列入限期淘汰的水泥、砖瓦生产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等前提下,允许延续生产到2010年等政策措施,省政府办公厅以甘政办发[2008]99号文下发。对支持灾后重建的新建扩建水泥生产项目加快审批进度,采取边开工建设、边报批的办法,并将以往委托评估简化为直接组织评审,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先后核准平凉海螺、祁连山甘谷及酒钢宏达等多条生产线,其中海螺是亚洲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在平凉建设两条4500/日的生产线,年产量450万吨,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全省能力最大的单体生产企业。这些水泥项目全部建成后,全省可望新增水泥产能1150万吨,有效支持灾后重建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促进水泥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

(四)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实施以来,加强与地方和企业衔接,向国家汇报争取资金支持,先后上报了石化、有色冶金、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节能减排等领域近百个项目,并筛选储备了一大批工业项目。截止2008年底,已落实国债资金11809万元。甘肃新川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甘肃瓮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新增10万吨/年磷酸、24万吨/年磷铵技改工程、白银扎布耶锂资源二期建设工程等三个在建化工项目,争取到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6282万元,白银公司铜冶炼粗炼、精炼两个项目争取到5254万元资金。金川公司非煤矿山井下采掘装运大型成套无轨设备产业化、天水红山试验机有限公司大型智能型电液伺服控制动静态三轴试验机替代进口技术改造、天水长城开关厂有限公司高压开关设备产业化等3个装备制造业项目通过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组织的专家答辩,有望列入2009年投资计划。结合灾后重建,组织申报了一批包括以我省地震灾区为主的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其中陇南田园油橄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油橄榄叶有效成份提取分离纯化建设项目和陇南市华龙恒业农产品有限公司核桃产品深加工项目,争取到国债投资257万元。此外,还有两个黄金地质勘查项目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380万元。

按照扶持特色优势产业、扶持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原则,严格项目管理程序,通过地方推荐和专家论证审查,对符合条件的51原材料产业链延伸、特色优势农产品规模化深加工、优势装备制造业改造升级、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给予了资金支持。

(五)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渡过难关。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四季度开始,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直接影响到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工业发展速度减缓,企业经济效益呈现下滑态势,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对有色、冶金、化工等支柱行业的重点企业进行调研,与主要行业企业负责人进行沟通交流,共商应对的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建议企业做好大项目谋划和储备,争取国家支持。鼓励有色行业重点企业进一步向煤炭等上游产业发展,形成煤电冶一体化格局,增强成本控制力。出台临时优惠电价政策,减少企业生产成本。针对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央企业暂停或减缓了在甘企业项目建设和投资力度的情况,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督促协调中央在甘企业按计划实施在建项目和完成投资计划。同时,加大对国家支持的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项目的储备。目前,蓝星集团碳纤维和窑街煤电公司油页岩等一批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多晶硅等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

(六)推动企业改制重组。针对我省骨干企业产权结构单一的现状,大力推进省属企业与中央企业、其它优势企业的战略重组。成功重组白银公司与中信集团、华煤集团与华能集团;祁连山建材与中国材料集团、甘肃稀土与包钢稀土、酒钢集团与哈萨克斯坦欧亚财团的重组正在稳步推进;创造条件实施重组的有长城电工、兰州电机、兰通厂、兰光集团。

  2008年,是我省工业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在遭受冰冻灾害、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压力和严重冲击下,工业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发展,节能减排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应该看到,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半年我省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支柱产业增速大幅回落,经济效益持续下滑,部分企业遭到重创,中央和省属企业从11月份起出现负增长,若干企业已经停产或半停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国内外市场的萎缩,正是全省推进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会自然淘汰我省部分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企业和产能;另一方面也会迫使企业更加注重技术进步,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通过扩大内需拉动工业,我省既有潜力和能力,又有动力和合力,并且作为投资潜力巨大和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省份,正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

二、2009年工业宏观政策环境、预期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着眼于扩大内需,将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支持居民购房,扩大农村消费,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等措施。在投资方面,将加大农业、基础设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同时,将加大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农业、水利、能源、交通、城镇等基础设施和民生等领域的重大项目建设。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支持企业生产经营促进全省工业稳定发展的意见,集中出台了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项目财政贴息、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落实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拓宽企业融渠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支持企业扩大市场营销等一批帮助企业度过难关的措施,这些将有力地促进全省工业健康发展。

按照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稳定产业运行,加快结构调整,促进我省工业健康发展。围绕国务院发布并实施的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装备、电子信息、物流等十个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结合我省产业结构和规模,编制实施好我省石化化工、钢铁有色、机械装备、轻工纺织、电子信息等五个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同时,根据国家扩大内需的支持重点,积极组织申报符合支持方向的项目,争取更多国债资金支持我省工业发展。按照突出重点、择优扶强原则,继续做好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安排使用工作,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力争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0%

(一)开展我省煤化工产业规划编制,引导支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省党政代表团赴新疆进行了学习考察,并与新疆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商定加快新疆煤炭外运通道建设,我省处于疆煤外运通道上的关键区域,就近转化新疆煤炭资源,形成新的产业布局,条件十分有利。依托国内相关咨询机构的行业技术优势,抓紧开展我省利用新疆煤资源发展煤化工的规划编制工作,从总体布局、产品定位、依托条件、竞争优劣势等方面研究提出我省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同时,在规划指导下,结合各地实际,以谋划一批具有相对竞争优势,有利于形成产业积聚的项目为主,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重点地区煤化工发展规划,争取国家支持。

(二)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调整工业结构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力争在新的领域和空间拓展突破。要抓住国家振兴10个重点产业的机遇,组织编制我省相关产业振兴规划,推动钢铁、有色、石化、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我省资源优势和新疆煤炭、原油入甘的条件,推进两大能源走廊建设和石化基地建设,即河西风电走廊建设,由庆阳向陇南逐渐延伸的能源走廊建设,力争把兰州建成为西部最大的石油炼化基地,提升我省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积极开发利用我省矿产资源优势,加快文县阳山金矿、岷县寨上金矿的开发,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为黄金生产大省,进一步促进产业延伸开发。继续推进404厂核乏燃料处理等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推进蓝星公司碳纤维和多晶硅等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实力和发展后劲。加强与中油、中铝、蓝星集团等中央企业的沟通,推进西北铝加工分公司20万吨铝板带,兰州石化550万吨常减压装置易地改造、5万吨丁腈橡胶、180万吨汽油加氢裂化,庆阳石化搬迁改造等项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加快有色冶金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施金川公司精密铜镍合金、江苏金浦与兰州石化合作建设20万吨碳四深加工和6万吨丁基橡胶等一批产业链延伸项目,拓展乙烯、铜、铝、镍等深加工产业链,努力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同时,加快华亭中煦60万吨甲醇、酒钢150万吨碳钢冷轧、风力发电设备本地化制造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展

(三)抓住扩大内需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当前要紧扣国家确定的节能减排、自主创新、装备制造业等重点支持领域,主动加强与国家发改委有关司局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衔接,地方和企业要扎实认真做好项目申报资料的准备等各项前期工作,加大项目储备和谋划,争取更多项目得到国家支持,多渠道扩大我省工业发展的投入。发挥专项资金导向作用,筛选论证一批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技术改造项目给予支持。及时跟踪检查国家已下达资金的扩大内需项目和技改项目的实施进度,确保资金规范安全运行,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发挥效益。

(四)加大环保治理和淘汰落后力度,努力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一年,抓住我省列入全国发展循环经济试点省的机遇,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量为目标,确保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2%,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控制在52.3万吨和16.9万吨以内。一是推进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抓好冶金、有色、煤炭、电力、石化、建材等重点行业和164户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实现降耗增效。加大差别电价的实施力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二是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淘汰炼铁、炼钢、水泥、铁合金、焦炭、造纸、酒精等行业落后产能的力度,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积极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产品、工艺、技术和设备,定期公布淘汰企业名单,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三是组织实施好重大节能环保项目。加快白银公司 三废治理、兰州石化公司烟气脱硫等重点污染源治理,抓紧实施银光公司酸雾治理项目,加快兰州市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的建设。四是做好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抓紧完善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选择重点行业的重大项目,及时上报国家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督促各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抓紧编制实施方案,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五)加速企业战略重组,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重点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改革步伐,通过引强入甘、战略重组等形式,鼓励省属企业与国内外大型企业的整合,鼓励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引导华能集团、中信公司等有实力的企业扩大在甘肃的投资规模,促进资源向省内外优势企业集中,努力把我省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煤电化工等特色优势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推进酒钢集团与哈萨克斯坦欧亚财团、祁连山建材与中国材料、甘肃稀土与包钢稀土的战略合作。推动省内符合条件的企业整体上市或按主业板块上市,提高直接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重点推动华亭煤电、电投陇能的首发上市,酒钢集团、靖煤集团的整体上市,祁连山建材、长城电工的定向增发。通过抓紧完成破产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办社会职能移交工作,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突出做强主业。

(六)实施好灾后重建专项规划,促进灾区工业项目恢复重建。按照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甘肃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实施规划》,加快酒钢支持灾后重建、白银公司厂坝铅锌矿恢复重建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建设。进一步完善甘肃小厂坝铅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60万吨铅锌原矿竖井工程和甘肃宝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0万吨锌冶炼建设工程的配套条件,尽早开工建设。同时,依据灾后重建资金分配方案,帮助灾区做好专项规划资金配置与项目的对接工作,区别轻重缓急,分年度实施。针对灾后重建项目多、资金量大的情况,加强灾后工业重建项目分类管理,规范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程序,使项目、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杨天峰   苏昆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