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经济信息网!
2009年水库移民
  • 时间:2009-10-12
  • 点击:1
  • 来源:

一、2008年全省水库移民工作进展情况<?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2008年,我省水库移民工作按照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服务移民群众、服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顺利完成了引洮工程移民搬迁安置任务,落实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保障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了全省水库移民工作的发展。

(一)密切配合,齐心协力,顺利完成引洮工程移民搬迁任务引洮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是全省人民期盼了半个世纪的“圆梦工程”——引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省第一次大规模、远距离的非自愿移民搬迁,事关引洮工程建设和整个移民工作全局。2008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引洮工程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工作要求,在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库区和安置区各级政府、省直有关部门统一思想,加强配合,积极推进,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有力措施,稳妥有序地开展了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各有关市(州)县把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加强领导,周密组织,抽调了大批富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长期驻村入户,包乡、包村、包任务,扎实细致地开展了移民政策宣传、搬迁意愿确认、淹没补偿兑现和移民搬迁安置等工作。为使搬迁工作有序进行,库区各县对搬迁时间、车辆安排、运输路线、搬迁准备、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等环节进行反复协调衔接,制订周密细致的搬迁方案,保证了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达到了不伤亡一人,不丢失一物,不发生一起事故的要求。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库区各县领导赴工作一线进行指挥,做到每批移民有县级领导带队,有交警、公安和医疗人员护送,每辆客车有干部负责,每个移民有统一发放的矿泉水、方便面等食品,由于周到的安排和管理,形成了政府组织、移民配合的良好搬迁氛围。在移民搬迁中,为了解决地方组织移民搬迁所面临的运量大、用车多、时间长、路途远的实际困难,兰州军区、甘肃省军区想移民之所想,急移民之所急,派出汽车九团支援引洮工程移民物资运输工作,共出动车辆632车次,行使里程190多万公里,保质保量完成移民物资运输工作,给予引洮移民搬迁工作以有力支持。

为使引洮工程外迁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安置区酒泉市瓜州县开发土地3.76万亩,建设专用输水渠<?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42公里,对外道路16.5公里,输电线路47.4公里,以及乡政府、村委会、村学校等配套基础设施,新建了移民住宅1936套。安置区全部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交通、通讯畅通,乡、村、组的组织机构健全。引洮移民迁入后,瓜州县及时组织了移民劳动技能、农业技术、舍饲养殖等方面的培训,开展了农业生产示范,完成土地分配和冬灌,为来年农业生产做了精心准备。省直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全面落实了省政府确定的移民过渡期各项生活扶持措施,使得移民生活不出现大的问题。通过全省上下的通力协作,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引洮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保证了九甸峡水利枢纽三台机组如期全部投产发电。

(二)强化管理,狠抓落实,实施后期扶持政策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是一项长期的惠民政策,2007年启动兑现省内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

一是认真完成了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扫尾工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以来,我省就落实跨省、跨县安置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问题,采取信函和派人赴迁出地实地调查等方式,共核实跨省大中型水库移民1566人,省内跨市(州)县大中型水库移民2017人,涉及全国14个省区,省内13市州24县区,使我省已建水库的移民人口核定工作全部完成。同时,通过向国家积极汇报争取,引洮工程移民13304全部纳入了2007年全国新建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口。至2008年底,全省共登记大中型水库移民23.08万人。

二是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自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和开展了从移民人口核定、后扶方式确定、扶持资金兑现和管理制度建立等方面的自查整改工作,强化监督检查,规范管理行为,从而确保了全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及时兑现。截至2008年底,兑现后期扶持资金1.96 亿元,占国家下拨我省资金的79.6%,使广大移民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从心里感谢党的政策,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三是根据国家批复我省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大纲的有关精神,以及全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发展现状,组织有关市(州)进一步优化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甘肃省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已上报省政府待批,《规划》批准后即组织实施。

(三)规范程序,多方衔接,其他各项移民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一是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移民安置工作程序,扎实开展了新建水库移民安置工作。为依法规范有序地做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根据国务院第471号令的规定,就库区“停建令”的申请和发布,实物调查工作的组织开展,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移民安置规划的编报、审查、审核和验收等工作做出了专门规定,为维护移民合法权益、保障电站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完成了盐环定扬黄续建甘肃专用工程、黄河河口水电站移民安置规划大纲,以及黄河乌金峡、白龙江苗家坝、西营河专用输水渠、盐环定扬黄续建甘肃专用工程移民安置规划等审查审核工作,组织进行了黄河炳灵水电站、乌金峡水电站、白龙江麒麟寺水电站下闸蓄水阶段移民安置专项验收。

二是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初步解决。经多年争取,落实了我省宝珠寺水库移民的库区维护基金、后期扶持基金744.6万元,用于解决该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同有关市县政府对宝珠寺水电站文县中庙库区移民安置工作和遗留问题处理进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清理,对移民工作的收尾做出了安排,目前,正在抓紧组织实施。对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水库库区维护基金的征缴和库区高扬程电灌工程电费等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协调,提出了库区维护基金和电费上存在问题的处理意见。

尽管全省水库移民工作总体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一是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兑现以后,移民与原住村民的收入差距明显拉大,部分原住村民心理不平衡,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需要认真加以关注。二是引洮工程移民生产安置正在起步,外迁移民生产方式转变和种植结构调整矛盾突出,生活状况与当地农民相比差距较大;后靠移民由于水库淹没后土地资源减少较多,库区基础设施恢复、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受到较大影响,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水库移民主要工作任务

当前,我省水库移民工作总体已进入巩固成果、规范管理、全面提高的阶段。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紧启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切实加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移民工作程序,努力推动水库移民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全面启动跨省、跨县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兑现工作,继续加大后期扶持资金兑付力度和项目实施进度,进一步做好水库移民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维护好、发展好全省水库移民的利益。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尽快开展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办法和后期扶持结余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的研究制定工作。加大督察检查力度,做好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的跟踪问效和项目效益评估。密切关注、及时掌握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工作动态,认真开展后扶项目的效益评估工作,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移民受益。

(二)尽快落实大中型水库库区基金和小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启动全省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开展小水库移民扶持工作积极争取国家现有专项规划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倾斜支持,妥善解决原住村民等连带影响人群的问题,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三)全面完成引洮工程移民工作,尽快开展引洮工程移民后期扶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建设工作,努力解决移民过渡期生活和生产中的困难,全面开展农业生产,确保引洮工程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四)进一步规范移民工作程序,扎实做好新建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按照国务院《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的规定,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实施细则。

(五)建立信息报送制度,为移民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移民局等国家部委的汇报工作,增强与兄弟省(市)及省内各级移民机构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实时掌握有关信息动态,畅通信息渠道,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围绕移民工作的中心和需求有重点、有针对性地采集、编报信息,及时反映我省移民工作的进展情况。

(六)关注和配合做好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工作。耐心细致做好接访工作,对群众反映的属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快速反映、尽快处理,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在资金发放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了解社情民情,定期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排解,妥善应对,超前防范。

 

(李延寿   徐辉)

下一篇:没有了